12月22日,冬至,北半球正式迎来最短暂的白昼与最漫长的黑夜。
按照中国的岁时习俗,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日为一个“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寒消春来。冬至在明清紫禁城的地位很高,与元旦和万寿节并列三大节日,清代宫廷的一项冬至习俗就是要在各宫内挂出。冬至在明清紫禁城的地位很高,与元旦和万寿节并列三大节日,清代宫廷的一项冬至习俗就是要在各宫内挂出。
有请宫猫为本年度《九九消寒图》题写藏头诗!
虽然冬至后的日愈长、夜渐短,但人们仍需要加倍振作,好好地打起精神来对抗那累积而生的寒意。其实过去紫禁城是有“过冬法宝”的——即使是皇亲贵胄,也很难拒绝用美食“进补”的方式来为自己充电呐。我们从宫廷历史档案中选取了9个数九消寒的美食锦囊,在这里为大家双手奉上!
美食第一计羊肉作先锋
古人认为“冬至之日,一阳自地而生”,“羊”和 “阳”谐音,所以,冬至这一天,绝对不能错过的滋补食材就是——羊肉。
明代宫廷要吃炙羊肉,以及羊肉馅的包子、饺子、馄饨。清宫所食用的羊肉主要由庆丰司提供。用来设宴待客的羊肉还有等级差别,等级较高的是更为肥硕的蒙古羊,等级较低的是相对瘦小的中原羊。通常根据来宾的身份等级差异而选用不同的羊肉招待。
明 三羊开泰页
美食第二计不能没有鱼
满族人原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入关之后仍然不忘家乡美味。每到冬天,来自松花江的大鱼们都会成为宫廷餐桌上的一道道风味佳肴。
康熙帝在第三次东巡时,还亲手掷网,参加冬捕。数以万计的江鱼被打捞上来,其中一条大鱼被装上牛车之后,险些把车轮压断。康熙帝龙心大悦,下令将他亲手捕捞的鱼赏赐给伴驾的大臣和仆从,在驻地烧火炖鱼,尽享新鲜美味。
即使不能像康熙帝一样参加松花江冬捕,我们也可以用一道美味的鱼肴感受一下来自冬天的馈赠。
宋 玉鱼莲坠
美食第三计暖暖一碗粥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腊八粥被赋予了暖胃驱寒、粘牢下巴的神奇功效。
腊八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腊祭,是古代君王祭祀祖先与神灵的重要日子。佛教传入后,腊月初八刚好是佛祖成道的日子,于是与腊祭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民俗中的固定节日。自宋代开始,家家户户在腊八节喝七宝五味粥,这就是腊八粥的原型。
明代以降,腊八节吃腊八粥已成为举国上下皆存的风俗。腊八粥以红枣、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就,清宫每年都要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通常,头一锅腊八粥是要供奉神明和先祖的,宫苑里的门窗、树木、井灶都能“品尝”到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
美食第四计火锅涮起来
清 银寿字火锅
凛冬已至,还有什么比一桌热气升腾的火锅宴更让人期待的呢?
在新正举办的清宫千叟宴上,火锅是挑起大梁的主菜。因为与宴者是在室外进餐,吃火锅实在是防止菜肴冷却的好方法,身份较高的与宴者还可以使用银质的火锅来涮肉。
慈禧太后爱吃的菊花火锅是清宫火锅里的一道独特风味。菊花火锅选用的是一种叫作“雪球”的白菊花,须反复洗净后备用。慈禧太后有专门的火锅和配套的桌子,锅内盛装鸡汤或猪肉汤。据记载,慈禧太后涮锅时常吃鱼肉片和鸡肉片。吃火锅时,先下肉片,煮一会儿后放入白菊花,再稍候片刻即可食用。
美食第五计饽饽的天下
饽饽简直是一种神奇的食品,不但制霸皇帝全年的食单,而且清宫的宴会上几乎无饽饽不成席。
饽饽,是一个广义词汇,既指面饼、饺子、馒头之类的主食,有时也指一些难以命名的糕点。比如:
新春吃的煮饽饽,是煮饺子。
皇帝在大婚时吃的子孙饽饽,是馅儿没煮熟的饺子,取“生”之意,祝福帝后早诞龙嗣。
添加牛乳制成的,称为奶饽饽。
用豆面制成的,叫作豆面饽饽。
制成条状的,叫作搓条饽饽。
做成墩子状的,叫作墩饽饽。
用椴树叶或者苏子叶包裹的,则分别称作椴叶饽饽、苏叶饽饽,这两种饽饽皆常见于坤宁宫祭祀。
碳水化合物总能源源不断地为人体提供战胜严寒的勇气。那么,有神明庇佑的饽饽,走进你的数九菜单了吗?
美食第六计还是想吃鸭
通常,一位合格的皇帝是不能暴露自己的饮食偏好的,否则会大大增加危险程度。但是,爱吃鸭子已经成为乾隆帝无法撕掉的美食标签。
以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一的早膳膳单为例,里面包含鸭子的菜品有:
挂炉鸭子一品
燕窝芙蓉鸭子一品
万年青酒炖热锅鸭子一品
托汤鸭子一品
清蒸鸭子鹿尾攒盘一品
燕窝冬笋鸭汤一品
按数量计算,以鸭肉为主要食材的菜品几乎占据了这一餐主菜的半壁江山。
当然,一顿饭的原料以一种食材为主,也是依循清宫饮食“食不兼味”的惯例。对同一食材采用不同做法烹制,也能有效隐藏皇帝最爱的那道菜,避免暴露皇帝的饮食喜好。
清 青玉回首鸭
美食第七计不忘诗酒茶
过年了,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围坐在一起,当然要喝上两杯。
我国古代有除夕饮屠苏酒的风俗。相传,屠苏酒是由华佗发明的,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浸制而成。迨至唐代,孙思邈将屠苏酒推广开来,他每年腊月把药材赠给乡邻,叮嘱大家用来泡酒,除夕饮用可以预防瘟疫。他还把自己居住的房屋称为“屠苏屋”。
到了清代,春节期间饮用屠苏酒的习俗仍旧保留着。每逢正月初一,皇帝会用寓意“江山永固、一统万年”的金瓯永固杯饮屠苏酒。
清 金瓯永固杯
乾隆朝的新正期间,重华宫还举办过茶宴,乾隆帝与朝臣一起作诗、品茶。期间还会品尝乾隆帝亲自创制的三清茶: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入茶,以雪水烹成。
清乾隆 脱胎朱漆三清茶碗
美食第八计立春吃蔬菜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虽然名曰“立春”,但是气温仍然偏低。唐宋以降,立春日流行吃春饼卷萝卜、生菜,谓之春盘。在宋代,皇帝还会赐近臣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明代宫廷在立春这一天“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请宴,吃春饼和菜”。初七这天,明宫还要再吃一次春饼和菜。
美食第九计团团又圆圆
明永乐 甜白釉瓷高足碗
元宵节吃元宵这一风俗,始自宋代。
明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碑类钞·饮食类》记载:“汤圆,一曰汤米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粉入水,沉淀之使滑而制成者,为挂粉汤圆,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清宫的元宵中还有一种牛乳馅的,称作奶子元宵,这应和满族人喜食乳制品有关。
九只锦囊,九笔添趣,消食解腻,寒退春近,图个安逸。
综合自“微故宫”及网络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