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铁与上海宝钢携手见证中国钢铁业四十载、3M公司透过“望远镜”发掘中国市场、上海颁发“001”号中国永久居留证、首批外籍平安志愿者、嘉定紫藤架下的中日情缘……这些外国友人与改革开放、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动人故事都能在《见证卓越——外国友人亲历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一书中找到。
从经济贸易、科技教育到文化交流,不同领域、不同国籍的外国友人或亲历、或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多个“第一”。《见证卓越——外国友人亲历上海改革开放40年》回看开放进程中贯穿的中外交流与合作,分享外国人眼中的40年中国奇迹,诠释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12月20号下午举行的出版交流会上,作者、编者和书中的主角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对于改革开放、对于上海的深厚感情。
土耳其担保银行驻沪首席代表、上海市荣誉市民诺扬已经年近70岁,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甚至还经历过用肉票、布票的年代。社区居委会、养老中心、街道,热心公益的他经常穿梭其中。回想起与中国绵延30载的缘分,和这几十年他所见证的巨大变化,他感慨:“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改变了400倍。从学生、外交官到银行代表,这几十年间,我与上海这座城市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09年来沪求学的哈比,是上海首批外籍平安志愿者。虽然年轻的哈比来到上海的时间并不算那么长,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令他有很大的感触:“吃饭、交通等日常生活在上海都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上海是一片兼容并包的土壤,吸收着外来文化的营养,同时又格外重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如今在上海一边经营波斯地毯,一边做志愿者,哈比俨然成了一个“上海通”,也验证了他的那句心理话:“改革开放给中国创造了新的机遇,也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英国人王玫瑰是上海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还是第一次看到实体书的她拿到书难掩兴奋之情:“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本书里的一部分。”从2000年开始,王玫瑰在上海已经18年了,感同身受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是中国学习外国,现在是外国学习中国,我很开心我能够见证城市的发展。"王玫瑰说,有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一直留在上海不回家,她回答,上海就是她的家。
以图文加视频的全媒体《见证卓越——外国友人亲历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中英双语专题也在20日同步上线。《见证卓越——外国友人亲历上海改革开放40年》系列活动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东方网共同主办。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