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业内人士》从上月播出到现在,B站评分已达9.9分。
“业内人士”顾名思义:行业内的专业人才。该系列纪录片每季深挖一类职业,进行360度全方位剖析,通过行业内顶尖人才系列纪实拍摄来传递职场技能及必备素质,以知识性体现其专业度。 本季针对医生职业拍摄,镜头走进北京四家知名医院,跟拍国内顶级专家,包括骨科神手、急诊室突发事件、心脏外科、脑外科、眼科。通过一个个“大神”的故事,感受医者的职业魅力。
拯救大脑危机
人类的大脑是身体上最复杂的地方。病症也是千奇百怪。
女孩欢欢,外表看似没有异常,实则患有脊索瘤(在儿童发生的恶性病变中,仅次于白血病)。病变发于颅底中央,肿瘤包裹着颈内动脉,压迫脑干和丘脑下部。她把一根手指看成两根。这种复视现象就是因肿瘤压迫神经导致的。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张亚卓说,这种手术在神经外科是最难的。若不及时手术,肿瘤会依附动脉继续生长,直到把神经破坏掉,导致失明,危机生命。
最终,手术由张亚卓主刀,持续了五个小时。过程中历经的曲折,让人捏一把汗——
微创手术必需的导航突然发生故障,这意味着医生失去了“探路”的眼睛;手术器械一旦碰到大动脉,后果不堪设想。直到故障排除的前一刻,作为主刀,张亚卓丝毫没有慌乱。
靠人眼定位,这是他从医35年的积累。找到肿瘤,它又因体积太大难以取出。
放弃现成的工具,张亚卓和助手利用手边的材料,按照想要形状,现场制作剥离器。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像这样的“神仙操作”,片中还有很多。
比如另一例病人张春华,脑脊索瘤复发,脑瘤占脑子四分之一。血管壁薄如蝉翼,手劲稍大一点就会把血管扯坏,松一点又会渗血,手术难度极高。
医疗团队迅速商讨方案,决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内镜经鼻入颅,取出部分瘤子;
第二次:开颅手术切除余瘤。
然而,在看似熟练应对的背后,医生并不轻松。
像入行多年的张亚卓,至今已做了6000台脑外科手术,每次手术前,还要进行演练。用他的话说,就是四个字,“如履薄冰”。不比别的行业,医生没有熟能生巧,只有不断攻克难题,不断学习。他们没有明确的上下班界限。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朱兰,她要面对病人,做手术,同时要带学生,搞研究。速冻饺子为什么会出现裂纹,她或许没有兴趣去搞清楚。但对病例的研究,却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和兴趣。
手术,尤其是脑外科的手术经常谈到生与死,不会因为病名很熟悉,拿来就做。因为病人生长状态,千差万别。仪器不小心碰到,即使很小的损伤,反映到身上,后果都很严重。
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容易。这种严格从选拔开始,张所长收的所有博士都是以第一名录取的。每台手术过后,他们都要反刍一番,让年轻的医生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用心的外科医生,才会继续成长。但一台手术,仅依靠一名医生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心脏拆爆队
高难度的手术,依托于精干的团队。安贞医院心外科教授朱俊明,即将主刀一台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数个小时内,历经二十多道手术环节,几百次的切割和缝合,十多种大型仪器的配合,多专业的交叉协作。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术业专攻。主刀并不代表独挡一切,各个领域都由擅长的人来做。可以说,《业内人士》把医生治疗病患最真实的状态记录了下来。过程中有成功,也有无奈。
比如30岁的艾军,肿瘤切除手术遗留的后遗症,让他神经无法自控,生活不能治理。
四处求医,千辛万苦约到国内顶级专家,奇迹依然没有发生。这也是医生每台手术前,谨慎、谨慎、再谨慎的原因。数据显示,脑部手术致残率极高,神经外科的死亡率大约在2%。
正如张亚卓教授说的——
现在一个病人的死亡惊天动地,不被接受。为什么?因为技术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完全不同,说现代技术就该把我病治好。
在当下的时代,人们能接受成功,不允许失败。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医患双方都希望有好的结果。至于如何争取,怎样做到,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医生身上。因此就有了那句:到一定程度上,医生是练心,练手,练职业。
就拿前面的张春华来讲。
瘤子占据脑部四分之一,没有医院愿意收治,张亚卓起初也在犹豫——做了,她很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不做,她则彻底没了希望。医生这个职业与人的生命太近,如果说,医生选择给不给病人做手术是一种责任。那么,担当与责任感则不同,更多的是体现一名医生的胸怀。没有冒险,就没有医学进步。得有人承担,这个担当很重要。而病人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予医生最大信心和勇气。
通过这部纪录片,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这背后有太多的故事和艰辛。
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尊重,就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馈。
综合自网络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