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拿破仑,你会想到什么?尽管这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你真的了解他吗?
近日,漂洋过海的180余件拿破仑文物集结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拿破仑特展”上。展览让人们看到,拿破仑的神话不仅是其作为一代枭雄的个人传奇,他的深远影响更体现在至今萦绕法国人民心中的法兰西雄鹰般的风采。
展品包括珍贵手稿、文书、贴身服饰、贵重饰品、军旅用品及家具、日用品等。它们围绕拿破仑从科西嘉岛的少年到法国加冕称帝、再到流放圣赫勒那岛这52年跨度的传奇人生展开。其中当然也少不了他传奇的爱情故事——拿破仑与两任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和玛丽·路易丝的情感与婚姻。
它们均来自法国收藏大家皮埃尔·让·沙朗颂。他从17岁开始收藏与拿破仑相关的物品,是拿破仑收藏史上的传奇人物,迄今为止已收藏超过1500件拿破仑文物,许多藏品被借展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此次展览惊现不少卢浮宫、凡尔赛宫珍稀藏品的“同款”。
《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 50.8x45.72cm | 布面油画 | 让-巴普蒂斯特·莫扎伊斯与雅克-路易·大卫 | 创作于1807年
《拿破仑·波拿巴从大圣伯纳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便是其中之一。这幅画展示了雅克·路易·大卫的杰出才华,描绘了拿破仑在战役中及掌权时的气宇轩昂,可谓拿破仑军事生涯最著名的画卷。拿破仑为了震慑敌人勇敢地指挥军队并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这一战略最终使拿破仑赢得了马伦戈战役的胜利。这幅画在全世界有五个版本,大尺幅画像现藏于卢浮宫、凡尔赛宫,该幅是大卫和莫扎伊斯合作的作品。
《拿破仑加冕礼》 | 43x57.5cm | 布面油画 | 雅克-路易·大卫 | 创作于1804年
这幅看着“眼熟”的《拿破仑加冕礼》,是雅克-路易·大卫和他的学生鲁热为现存于凡尔赛宫的《加冕礼》所绘制的预备习作。事实上,有两幅描绘了拿破仑的加冕礼的画,第一幅在卢浮宫,第二幅在凡尔赛宫。艺术家参考了卢浮宫的画作,使用了不同的颜料和颜色来完成第二幅画。
还有这些展品见证着属于拿破仑的传奇——
教皇庇护七世授予拿破仑的加冕礼戒指,1804
黄金戒指戒面上装有金属箔,上面嵌饰一个垫子形状的蓝宝石,周围环绕着V形臂章主题图案,戒指肩上以U字钉镌刻。底面饰有蓝色珐琅背景的白肩雕,上首装饰伦巴第王冠。
皇帝的帽子(夏季款式),御用帽匠波帕德,约1805年,毛毡
这是拿破仑在1809 年艾斯林战役中戴过的帽子。拿破仑更喜欢类似舷侧宽边的设计,两边与肩膀平行,这样在战斗中,可以和他的军官们区分开来,他们的帽子是“纵向船型”。
杜伊勒里宫王座室的扶手椅,雅各布-德梅尔特制作,佩西耶和方丹设计,1806,木与丝质
1871年在杜伊勒里宫发生火灾之后,相同样式的扶手椅现在仅存两张。
拿破仑的行军床,1808
拿破仑曾说:“军队的力量,就像力学中动量的大小一样,是由质量乘以速度来估计的。”在战役中,拿破仑像他的士兵一样迅速行动,睡在可折叠的、容易移动的床上。这个行军床受委托制作于1808 年,很可能他在瓦格拉姆战役中使用过。
展览不仅以实物形式全面展现拿破仑52年的传奇人生、真实面貌,还充分利用新媒体装置、沉浸式布景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比如,展览入口处,长达八米的“虫洞”装置《洞见》予人穿越时空之感。这一装置内壁360°全由LED显示影像,融合声、光、电、材料、建造、交互等多重科技,是多学科团队历时11个月合作的成果。展厅中,还有一扇恢宏的凯旋门,由30多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团队历时9天昼夜用57万颗乐高积木打造而成,按照10:1的比例,还原了象征拿破仑时期辉煌的凯旋门建筑,精细刻画了凯旋门上的所有图案和纹饰。展览甚至还设有沉浸式“帝后宫廷布景”,为观众提供绝佳打卡角度。
“拿破仑特展”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携手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法国沙朗颂收藏联合主办,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沈其斌和法国国家首席博物馆馆长伯纳德·谢瓦利耶博士联合策展。展期至明年2月28日。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来源: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