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夏娃。”金发碧眼的母子俩对《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故事兴味盎然。
“整体暗色调里,这一片明亮看上去很特别。”来自欧洲的美院学生在《神农尝百草》前站立良久,好奇这一手妙笔是中国传统绘画惯用的技法还是艺术家洪健的个人独创。
关于成谱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相似母题的不同表达,关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后的奇妙花火……带着这些问题,波兰参观者从中华创世神话的绘本作品展中探寻些许启示,也在整个中国文化周期间找到了更丰饶的答案。
当地时间10月27日,随着“梦开始的地方: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展”在波兰格但斯克暂告段落,2018“中国周”文化活动圆满落幕。
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波兰格但斯克剧院基金会、格但斯克莎士比亚剧院共同主办,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支持。“中国周”上,来自上海的文化使者们递出昆曲、木偶、创世神话等“上海文化”的金名片,向波兰观众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海派文化的风采。这是波兰首次举行“中国周”文化活动。中国驻格但斯克总领事赵秀珍告诉记者,“第一次”即由上海承担,因为上海与格但斯克所在的滨海省互为友好城市。更重要的,一个开放包容的上海文化形象,一张张颇具标识度的“上海文化”品牌正在近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日益凸显。
一次“中国周”背后,是品牌矩阵的不断输出
此次“中国周”由“春华秋实 40年——中国上海改革开放成就图片展”拉开大幕,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上海木偶剧团、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分别带着《我,哈姆雷特》、《偶戏奇观》、创世神话绘本作品、《第十二夜》、《白蛇传》等作品来到格但斯克。“上海提供的这张节目单,古典与现代、中华传统与西方经典,兼而有之。”赵秀珍评价说,“尤其在展现时还注重有效传播,让波兰观众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上海木偶剧团在两天演出日都安排了木偶工坊,把波兰家庭请到中国的故事里,也把中国的传统戏曲角色介绍给波兰孩子们。每天原定15组家庭参与工坊制作,结果两天都扩充了一倍有余,孙悟空、花木兰等木偶最受孩子们欢迎。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白蛇传》定位多媒体音乐话剧,比起舞台呈现,主创们更在意,这段中国的爱情传奇能否为波兰观众看懂、接受。通过专门安排的演后谈,一些波兰观众知晓,西方神话里通常代表恶的蛇,原来在中国传统的爱情传说里,也可以是善良的主人公。
现场担任翻译的波兰汉学学者姜逸凡告诉记者,类似“中西方文化里同一个意象呈现不同内涵”的发现,这两年来越来越多被波兰受众认识到。这背后,源于中国文化以“矩阵”的方式不断输出、强化。个中代表莫过于“创世神话”这一品牌。
今年初,《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波兰文版上架,反响热烈。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学,《混沌开辟》和《女娲造人》还入选了波兰六年级教材,走进当地校园。
这一回,上海中国画院以“梦开始的地方”为题,推出中华创世神话绘本作品展,展出画作遴选自30个创世神话故事,从每套连环画里截取三幅,还特地邀请了中华创世神话文学本的撰写者之一黄德海举办讲座。艺术家洪健也以绘画作者身份,现场为波兰观众讲解中国画的笔法。
“有了之前面世的出版物,我们再看到绘本作品展,感觉既新鲜又熟悉。”当地观众说。伴着画面、文字、故事,中国的神话故事就这样一点点为波兰受众所知晓。
上海搭建的交流机制,渐成推动国际文化合作的强劲动力
为了“中国周”汇聚在波兰,对这些上海文艺工作者而言是头一回。但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他们都不是新丁。以开幕演出、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为例,走进波兰前,张军和伙伴们过去两年已巡演过七个国家。纽约、巴黎、伦敦,从国际剧院表演艺术年会到世界戏剧日,世界戏剧重镇、重要的国际戏剧节展,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这当然可将作品魅力归为中国“百戏之祖”与莎士比亚经典的非凡碰撞,但若把时间拨回两年前,上海为之搭建的宽阔平台,会在此时看得更真切。
张军用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演绎莎翁笔下最经典的悲剧人物,以一人分饰四角的形式挑起整出大戏。中华传统与西方经典的碰撞,引发波兰观众阵阵掌声。图为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剧照。(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供图)
2016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作为委约作品,《我,哈姆雷特》不仅在节展宣传中得到强势宣扬,还在交易会上被重点推介。最终,剧目尚未首演,英国南岸艺术中心已递来橄榄枝。巧的是,此次张军到波兰,演出地即为格但斯克莎士比亚剧院,而该剧院在一年前加入了艺术节首倡的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艺术节委约、艺术节交易会、艺术节首倡的国际联盟,从上海首演到此次波兰行,某种程度而言,《我,哈姆雷特》的舞台有多高远,上海搭建的交流平台机制便有多广阔。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