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美术馆精品馆藏首次在馆外集中亮相,走进金山博物馆。
这是海老“十上黄山”的十件精品,将于10月19日至28日亮相“峰峦随水入丹青——纪念刘海粟十上黄山专题展”,作为刘海粟美术馆与金山博物馆共同主办的“1+16”美术馆市民共享计划特别项目。
海老的作品是刘海粟美术馆的重要馆藏。2016年,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馆之际,大部分作品在《再写刘海粟》艺术大展中进行了展示。此后,刘海粟馆藏作品作为常设展,在展厅内轮流展出。本次展览的十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册页,创作时间跨度从1954年到1982年,在馆外集中亮相尚属首次。观众平时到刘海粟美术馆的常设展,也要分几次才能看全这十件作品。
刘海粟《莲花峰蕊峰晚霞》
黄山,在刘海粟的艺术人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关键词。
今年,适值刘海粟第一次登临黄山100周年,也是1988年海老93岁高龄第十次登黄山30周年。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老艺术的源泉,海老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
刘海粟《黄山清凉台》
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刘海粟六上黄山之后所写诗句,他也将此刻成了一方印。
海老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
刘海粟《黄山天都莲花峰云雾》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海老的黄山主题艺术作品十件,并配有记录海老十上黄山的艺术影像,全方位的演绎刘海粟黄山主题艺术创作的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的变化过程。
借此次展览再次回顾海老寄予黄山的无限深情,是希望海派文化在当代得到继承与弘扬。
刘海粟《黄山西海群峰》
相关链接>>>>>>
刘海粟的艺术开启了中国气象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是中国近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并任校长,组织了第一个民间美术团体——天马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美术杂志。他最早确立了人体模特儿在我国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最早将“旅行写生”定为必修课程……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又将毕生的作品及收藏捐献给了国家,成立了刘海粟美术馆。位于上海的刘海粟美术馆,是我国第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公立美术馆,肩负着研究、展示、传播以刘海粟为基点的近现代海派美术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刘海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了反映新社会新气象的绘画创作中。他游太湖,登庐山,下工地,创作了一批精彩的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同时他也开始探索绘画的民族风格,将以书入画的观念带入了油画创作,使他的油画作品别具一格。在艰难岁月中,他从没有放弃过对生命的渴求,对艺术的挚爱,坚持书画自习,笔力更劲,在逆境中锤炼出老辣恣意的独特风格。
刘海粟《黄山散 花坞云海》
从1954年刘海粟第六次登临黄山到1988年他第十次登黄山,在人生的后半程中,刘海粟凭借着非凡的毅力与气魄,完成了一生十上黄山的壮举,并开启了以黄山绘画为代表的中国气象。此时,黄山已成为了刘海粟逆势攀登,傲立不屈,峻极陡峭的心理景观。刘海粟的艺术人生终于在奇峻幻变的黄山写生中,在浓郁瑰丽的泼墨泼彩中达到顶峰。
“1918年头次上黄山,我是带着为探求上海美专办学方向,为寻找中国美术发展新路而来的。我在汤口买了几个馒头,徒步爬山,山路很差,险处要手脚并用,但黄山的风景吸引了我,松树的奇特,怪石的鬼斧神工,还有流动的烟雪,以及日出与晚霞,给我留下惊奇的印象,使我对美的认识有了新意、升华。所以我说,黄山教育了我认识了美,我拜黄山是我的老师。”刘海粟这样回忆自己的初上黄山。黄山给了刘海粟包容,又教会了刘海粟沉思,人生途中,每走一步,何惧孤步,何惧毁谤,唯有勇敢和进取。黄山归来他提出:美,就是要追求完美,不留缺憾。艺术如此,人生也是这样。“父亲认为黄山上有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在那个年代,在黄山上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刘海粟之女刘蟾转述,父亲还曾专门写过《黄山谈艺录》,称黄山为“天下绝秀”。
在中国现代画家中,刘海栗走的是一条中西融合的艺术路子。他受石涛、八大山人画风影响颇深,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笔墨功力。他系统学习和研究了西方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绘画艺术,对莫奈、梵高等人的体会与心得尤深。他长期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笔墨技艺与西方现代光色技法融会贯通,努力探索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绘画语言。刘海粟的黄山主题艺术创作是这种探索的具体体现,也是这种探索的艺术结晶。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