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和颇受年轻人追捧的文创周边产品走红,故宫博物院再度成为坊间的热门话题。现在186万件的稀世珍宝被精心保存在博物院的展柜和仓库里,曾几何时,它们也曾在战火中颠沛,是故宫人顶着压力将文物迁移出北平,开启了长达十四年守护文明之火的长征路,这群护宝者是用生命守护着国宝的安危。
这同样是“宫里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故宫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海棠依旧》,追忆前辈故宫人捍卫国宝、南征北战的过往。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中,《海棠依旧》是受邀剧目之一。为了配合话剧的演出,艺术节官方将在10月13日下午举办“故宫文物南迁文化走读活动”,带领历史爱好者实地寻访故宫文物暂存上海期间的重要安置地点,并重走文物抵沪和离沪的路线,将历史解读与文化走读相结合,让参与者在阅读行走的过程中,体验历史的厚重与层次,以及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不易。
1933年2月5日的晚上,那时叫“北平”的北京全城戒严,数十辆板车从神武门广场出发前往火车站,车上载的是由故宫博物院精选的13427箱又64包文物。“九一八”事变后,故宫的这批文物迁址保存,颠沛流离,经历南迁、西迁、东归后,一部分入台,一部分回到北京故宫;剩下一部分的下落,至今悬而未决。对于故宫人来说,这段文物迁址的往事至今魂牵梦萦。
文物装箱现场与文物抵沪报道
1933年2月至5月间,故宫所藏近两万箱各类文物分五批重汇上海,在法租界仓库妥善保存,历3年后转移至南京。故宫南迁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血脉和记忆,是国之重宝。当时依靠各界人士鼎力合作,文物从运抵上海,到存放整理,再到商议保护,处处安全细致,体现着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今天我们还能在北京和台北两处故宫见到这些昔日藏品,要感谢前人们的民族大义和全力维护。
当年故宫人在上海
对比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同名电影,故宫人自行组建的话剧团体“海棠社”显得非常低调。海棠社以故宫南迁为题材的话剧《海棠依旧》,大概是当代故宫人面向历史和故宫前辈的一次“神交”。
《海棠依旧》的首演是在2012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青年艺术节上;
次年1月,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被这部“业余作品”深深打动,她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身边前辈、师长的真实往事;
2015年10月,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海棠依旧》在文物南迁的起点故宫宝蕴楼实景演出,这次演出后,海棠剧社接到了国内许多地方博物馆的演出邀约;
2017年9月19-20日,《海棠依旧》走出了文博的“圈子”,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演出预约通道开启仅8分钟后,3场所有席位全部告罄;
今年11月,《海棠依旧》将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作品,过去5年的阅历,不仅仅是演出场次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如导演毛尔南所说:“一直思考它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海棠依旧》的院史顾问、资深故宫人、文博大家朱家溍的女儿朱传荣说:“5年来的每一个版本我都看了,到现在,哪怕是再看排练,依然忍不住要哭,因为真实的历史就在眼前,所有的人、事儿都有影子,他们就在那儿。”
确实,《海棠依旧》之所以能立在舞台上,无论是否了解故宫文物迁址历史,或者是否熟悉文博,观众都被或多或少地感动,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出戏所具备的难得的历史真实性。剧作中一切细节都有据可循的质感,具备能够将观众拉进彼时彼岸的能量,激发每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抓住历史深处的绳索,沟通不同时空的人们,这是80后的故宫人在《海棠依旧》中动人的真诚姿态,也是这群人、这部戏带给当下文艺创作的最大启示。
国宝迁徙路线图
真实的力量最直接,也最强大。当故宫人以虚构的方式演绎85年前的真实往事时,上海图书馆的小伙伴们考据出了当年南迁文物抵沪和离沪的两条线路。
抵沪存放路线为:新开河路人民路路口小广场(金利源码头旧址,文物由船运到达上海处)-天主堂街26号仁济医院旧址(今延安东路四川南路口,主要文物存放上海地点)-四川路32号业广公司货栈(今四川中路元芳弄北侧)。
离沪赴宁路线为:四川路32号业广公司货栈(今四川中路元芳弄北侧)—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虞洽卿路(西藏中路)-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门二路)-麦根路(泰兴路)-苏州河舢厂新桥(恒丰路桥)-金陵路(秣陵路,也曾成为麦根路)-康吉路-麦根路车站(上海站)。
看故宫人演故宫事,随故宫人重走一段南迁的路,拂去时光的尘埃,海棠是否依旧?
作者:山鲁佐德
编辑:柳青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