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日本著名企业家,86岁稻盛和夫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是持续的和惊人的——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信,两家公司都进入世界500强。日本航空公司曾于2010年申请破产保护,稻盛和夫临危受命任日航CEO,不计回报提出“希望薪酬为零”,仅用一年,日航做到了当时的三个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水平世界第一。稻盛和夫究竟有哪些经营策略的奥秘?他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日前《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实践》一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引进推出,娓娓道来稻盛和夫的商业帝国构筑之道。
曾有人问这位企业家为什么孜孜不倦工作?他不赞同一些世俗声音——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为了吃饭获取报酬,就是劳动的价值,工作首要的意义。在稻盛和夫看来,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然而,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人工作的目的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作用。”
在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如何为日航“力挽狂澜”的故事。2009年底,他接受日本政府的请求,就任当时深陷经营危机的日航的会长。作为代表日本国家形象的航空公司,日航自1951年成立以来,一直站在日本国际化的最前沿,与日本经济一起经历了高速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成了世界顶级的知名航空公司。但是,由于无视核算,不断地盲目扩大航线,日航从泡沫经济破灭的90年代起,业绩陷入低迷,以致抵御不了雷曼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萧条。
2010年1月,日航背负2.3万亿日元的巨额债务,宣告破产,不得不准备重建。日航申请企业再生法的保护,由以帮助企业破产重建为目的而设立的半官方基金组织——企业再生支援机构主导重建。他们邀请稻盛和夫出任最高领导人,执掌重建之舵。但当时已年近八旬的他,对航空运输业一窍不通,坚决推辞。然而,对方再三请求,“请无论如何一定出任董事长”。在这种情况下,他最终接受了请求。而且,稻盛和夫那时的家远在京都,虽年近八旬,但他几乎每个夜晚都在东京的宾馆度过,很多时候晚饭就吃两个饭团。
稻盛和夫的哲学观很明确:不妨把人生比喻为在大海中航行——为了度过理想的人生,必须用尽自己的力量,拼命划船。但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不可能到达遥远的彼岸,必须做好准备,在航船前进的方向上,接受他力之风的推助。所谓准备,就是扬起接受他力之风的结实而美妙的风帆。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如果一味强调“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扬起的风帆上,因为布满了孔洞,任凭“他力之风”如何吹刮,那风都从孔洞中穿过,无论风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会前行。与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
他认为,日航重建的奇迹般成功就验证了这个道理。在日航重建之际,“为社会为世人”这种纯粹的动机,也就是所谓“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动力。
具体怎么做呢?稻盛和夫在书中谈到一个细节,除了日常的业务培训,他还定期召集约50名经营干部,对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彻底哲学教育。通过哲学教育,让大家彻底理解领导人应有的姿态和企业经营应有的思维方式,让各级领导人知道自己必须成为受部下尊敬的、拥有高尚人格的人,为此必须每天持续提高心性,追问做人应有的人生态度。
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日航的干部们都是日本一流大学毕业的精英,一开始对“老爷子”苦口婆心讲述的哲学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人顶撞说:“现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来学这些理所当然的东西呢?”
稻盛和夫对这些干部说:“这么幼稚的东西简直不值一提! 但这些东西大家虽然知道,却根本没有掌握,更没有付诸实行。大家或许知识丰富,但连追求正确的为人之道这一做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都没有掌握,这才是日航破产的原因。”
他不厌其烦地诉说,当初有抵触情绪的日航干部们,逐渐加深了对哲学的理解。很多干部都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能更早了解到这些作为人、作为领导者、作为经营者应有的思维方式的话,日航就不会破产,我们的人生也肯定与现在大不一样。这么好的思想,要赶快向部下传达。”在听了这些受训干部的感想后,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表达参加意愿,结果有3000名干部陆续参加了培训课程。
就任日航董事长时,稻盛和夫深刻感受到,航空运输业因涉及飞机和其他运行保养所需的机器设备,往往会被认为是巨大的装备产业。但实际上,他认为,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服务行业”,客户愉悦的搭乘体验压倒一切。比如,现场员工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去对待客人,这是航空运输业的最重要的事。在机场值机柜台办理登机手续的员工以什么态度对待乘客,空乘人员如何直接为搭乘飞机的乘客服务,机长和副机长如何进行机内广播,以及没有直接接触乘客、对飞机进行维护保养的机师和搬运行李的员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如果不通过改善这些工作让乘客满意,让他们产生再次乘坐日航的愿望,那么乘客就不会增加,公司业绩也不可能提升。”
于是,八旬高龄的稻盛和夫经常来到现场,当面向各位直接接触乘客的员工讲述,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召集直接接待客户的值机柜台的女员工和空乘人员、飞行员、保养飞机的员工。日后,40条“日航哲学”做成了手册,发给公司全体员工,手册内容阐述的是全体员工应该共有的价值观,例如“具备美好的心灵”“怀有感谢之心”等。即便在稻盛和夫离开日航经营第一线后,员工们仍自主频繁召开“日航哲学”学习会。就这样,日航变成了员工们自发提高心性、努力为公司经营做贡献的集团,这成了日航重建的重要推进力。
无论如何也要重建成功的强烈愿望,让稻盛和夫拼命投入工作,原先设想的一周工作3天变成了4天、5天,结果一周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日航重建工作上。他在书中感慨:许多员工看到他如此无私且拼命地投入重建,觉得:“同自己父亲或祖父年龄相仿的稻盛先生,不求回报,如此拼命地投入到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日航的重建中。我们更应该竭尽全力才对啊!”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