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之下,人们俨然迈入“全民读诗时代”——“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十点读诗”等微信公众号上,动辄“10万+”的阅读量似乎表明,听诗读诗正成为许多手机一族的生活习惯。加上高校社团、民间诗社、诵读会等阅读沙龙活动的相继举办,大众对诗歌的欣赏蔚然成风。
但读诗只是逐字逐句照着念那么简单吗?对于诗歌美学的鉴赏传播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日前,在上海作协举行的“推进上海诗歌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沪上评论家、诗人、翻译家围坐探讨诗坛创作、评论、翻译现状,他们谈到一个现象,就是不少读诗者往往用单一的“情感澎湃”“抑扬顿挫”式“话剧腔”来批发处理不同风格的诗作,导致诗歌叙事中的美学风格差异并没有被准备传达。
“有时,一些传统的朗诵腔会自己‘加戏’,添了很多主观的感情,企图表现这首诗,但这种情况往往把诗本身的音乐性给淹没了。人们听到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在那里表演。”评论家张定浩说,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个性,有些诗歌恰恰强调的正是疏离感或非个人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读诗,应该更加客观一点、冷静一点,不要那么抑扬顿挫。“尤其汉语里不是靠重音,是靠停顿,以音阶之间的停顿呈现情感,适当的沉默本身,会带来节奏的变化,这种感情会召唤读者和朗诵者一起进入这首诗,而不是把情感施加给读者,有时要把自己往后撤一点。”
对此,诗人、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很有同感。2016年他出版了诗集《疼痛》,面世一年后已有7种外语译文,其中法语译本由法国阿玛通出版社翻译出版,应邀到法国当地举办新书见面会时,赵丽宏听到不少法国诗人朗诵他的诗歌。“我感觉他们这种朗诵,基本上没有特别大声的、激昂的朗诵,相对平和,但是听众很有感觉,能从中捕捉到细微的感情起伏。实际上,耳朵听进去了,也是诗歌能够走向读者心里的重要标志。”赵丽宏举例说,有些诗作,是诗人用很平静的方式去思索创作的,那么如果还沿用慷慨激昂的朗诵方式,就是欠妥的。
座谈会现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郑体武认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诗歌,要有参与国际文学、当代世界文学进程的诉求,就必须在作品的域外传播上下功夫,“比如,扎实做好主要大语种的翻译,再向小语种推进,向对象国文坛主流突破,登上对方的主流文学期刊,并配合翻译一些双边论坛和发布会。”在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原上海诗词学会会长褚水敖看来,上海诗歌要清醒地把上海诗歌放到国际诗歌背景中去衡量,然后考虑如何做,“提升诗歌的精神高度和哲学高度。”
不少上海诗人和评论家呼吁,给予本土诗人群体更多的关注,比如上海的刊物能集中推出上海诗人作品,组织对诗作的专业评析讨论,策划出版能代表上海诗人整体力量的丛书等。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说,上海作协将继续牵头策划推荐一些重大题材项目,推动诗人创作和诗歌评论,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诗歌节、上海图书馆“海上心声”等诗歌品牌活动。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