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上海,你还记得吗?40年来的海派生活,你经历过吗?
从1978年至今,过去40年间在“魔都”发生的一切,是否让你感觉恍如隔世而又妙不可言?
“噱头噱头,噱在头上!”老火钳也是卷发棒,诸如此类亦近亦远的记忆,总能让我们莞尔一笑。毕竟,这座城市经历过的40年,也是老百姓真真切切的40年故事会。
小时候在弄堂里摆开的小桌子,有时是一家三口人的饭桌,有时也是孩子们写作业的课桌。小时候买油条,没人拗断,拿根筷子串走才是正宗。小时候穿过的“假领头”,透着物质匮乏年月里上海人体面的聪敏;小时候挤过的黄浦江摆渡,承载起如今物质丰饶时代里上海人的集体情怀。
40年来,我们一起哭过、笑过、骄傲过。
所有当时当地的见闻、情绪,都被纪录片忠实地收录着。纪录片的镜头见证着上海40年的变化,纪录片里的故事也是这座城市蓬勃生命力的最有力证明。当年不经意的一个镜头,到今天都成了弥足珍贵的画面,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是这40年当中最值得回味的细节。
纪录片《我们的40年》将于7月23日、24日、30日和31日在上海纪实频道播出,分衣、食、住、行四集来展现40年间上海人的生活变化。
本片素材取自以往纪录片中的影像镜头、纪实片段重新组合,老资料加上新视角,重新剪辑成全新的纪录片。那些珍贵影像在新的表现形式下,讲述着新时代的故事。
本片重点采用的老纪录片有24部,时间跨度40年。其中,电视纪录片17部,大多出自上海电视台的四个著名栏目,按年代排列依次为《上海万象》《纪录片编辑室》《看见》与《上海故事》。
从所选纪录片拍摄时间分,1980年代、1990年代与2010年代各三部,2000年代为八部。
这17部片子不仅再现了民生的改善,更详细地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大变样之后,上海人民在衣食住行,特别是在解决住房紧张、交通堵塞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一)衣:
关于服饰的变化,影像给了最直观的展示,不同时期的画面在色调上就有着巨大的不同。
1970年代,许多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都是一片灰蓝夹杂白色的单调颜色。
而到了1985年,夏季的霓裳就似花儿一般在上海女人的身上摇曳了,五颜六色地装点着街景。
再结合现在各种时尚风潮和层出不穷的新鲜穿法,四十年,上海街头的风景因那渐渐丰富多样的服装而有了时光流转的痕迹。
(二)食:
民以食为天。小康生活里,我们对于吃有着前所未有的新理解,食物不再只是为了饱腹,它可以在时尚、艺术的形式下带给人精神上的收获与满足。
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是只言片语描述不出具体实感的历史,可却是他们的父母、祖父母颇为感怀的记忆。
用筷子串上一串全家人份的油条,上班路上买一个热气腾腾的粢饭团,为了经济实惠而常吃的辣酱、面疙瘩、炒面粉等等,在纪录片里,鲜活得仿佛我们就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对改善生活所做的点滴努力,和在其中展现的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住:
曾经,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在两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多达九万多户,棚户区里十几平米的房子往往住着一家三代。
结婚无房户更是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夫妻结婚时已经50多岁了,就为等一套婚房。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上海最早的爱情公寓诞生了,那些没有爱巢的新婚夫妇们在鸳鸯楼里找到了临时的结婚过渡房。
如今那些拥挤的棚户区已不见了踪影,那些人都去了哪里,而他们又住进了怎样的房子?那些鸳鸯们在楼里楼外的住房变化,都记录在了这些影像里。还有那些为了城市整体规划而搬迁的居民们,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无私,如今看来,依旧让人动容。
(四)行:
交通也是上海腾飞的一大标志。一条黄浦江从天堑变坦途,从过江全靠渡轮,到如今14座大桥在黄浦江上气贯如虹。而城市快速路最早的“申”字型,你还记得吗?
40年间,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那个平面的上海在向天空、向地下延伸,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变得立体起来。
高架、大桥、地铁,一条条“水陆空”脉络让城市交通网络逐渐四通八达,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人们对距离的概念。如今,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再是远近的唯一判断标准,交通的便捷成为决定距离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我们的40年》就是这样用一个个画面勾勒出四十年来上海人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断变化的轨迹。
若想看看四十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模样的,上海人是如何穿着打扮的,石库门里的七十二家房客和棚户区里的居民是如何生活的,交通拥挤到什么程度,那这部纪录片就是不二之选。
这是上海纪录片人为这座城市留下的最好的礼物,他们用胶片、录像见证了上海发展的历程,用镜头反映出了上海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弥足珍贵。7月23日-24日、30日-31日 19:30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播出。
编辑制作:王彦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