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正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图为现场展出的恐龙骨骼标本。本报记者袁婧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超过5100家,是1949年的230多倍、改革开放之前的14倍。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数也逐年上升,仅2017年就达9.7亿人次。
国内博物馆起源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沪拉开帷幕,首个议题聚焦中国博物馆的早期历史。与会专家指出,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文化底蕴的度量衡,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溯源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不是简单地比较若干时间节点的早晚,而是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寻找时代与逻辑的关联,继而为当下城市发展、文化发展、区域跨界融合发展提供启迪。
我国最早的博物馆出现在上海
“说到博物馆,很多人觉得这是纯粹的舶来品,其实不然。在中国,博物馆是在传统中国古物收藏和西方博物学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发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玲指出,收藏在中国自古有之。以宫廷收藏为例,考古材料证实始自商王朝,因具有礼仪和宗教功能,被专门存放在祖庙。周代后期从祖庙中移出,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天府、天禄、兰台等,至宋代后开始搬入皇宫中。历代皇帝多是古物收藏爱好者,宋徽宗下令将自己的收藏编撰详细的收藏目录,乾隆则亲自指挥为所藏编撰谱册。而国内的文人收藏也是源远流长。不过,这些收藏是私藏,并不为公众所用,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将王羲之的《兰亭序》随葬。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博物馆”一词开始出现在中国学术词汇当中。其名称的中译经历了从最初简单比附式的“珍宝馆”“公所”“万种园”“积宝院”“集奇馆”“百物馆”等,到音译的“缪斯庵”,再到最后经由日本译介而来的“博物院”这一复杂过程。博物馆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个重要路径是境外来华人士的建馆示范,这也使得上海成为我国最早有博物馆的地方。
清同治七年(1868年),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在徐家汇创办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从长江流域采集来的名贵生物标本。
1930年,震旦大学建成博物院大厦,将徐家汇博物院的收藏悉数移入。该院收藏最富的是植物标本,约有五万余件,在远东首屈一指。
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人创立的亚洲文会博物院,也是上海早期的著名博物馆。其场馆设在圆明园路,鼎盛时间,圆明园路一度更名为博物院路。1952年,该博物院的藏品移交至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当时的清点账册,文物总数近6700件,包括服装、饰物、钱币、石器、铁器、陶器、瓷器、兵器、雕刻、甲骨、字画、乐器、宗教用品等十余大类。
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国内有识之士也敏锐地把握到博物馆“公共性”这一重要特性,并以此作为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工具”。这之中,爱国实业家张謇的名字不得不提。他是自主传播、创建博物馆的先行者,“大而都畿,小而州邑,莫不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咸备,纵人观览。公立私立,其制各有不同……盖其国家尽出其历代内府所藏,以公于国人。并许国人出其储藏,附为陈列,诚盛举也。”这是张謇赴海外考察博物馆后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尽是期盼。1905年,张謇借鉴西方博物馆理念,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对于其重要性,我国首部博物馆学著作《博物馆学通论》给出的评价是:“我国博物馆史上最先的一页。”
中国早期博物馆共同特点:传播与普及博物学成为自觉
“我们在这里,不是简单比较若干时间节点的早晚,而是寻找其背后的关联。事实上,中国早期的博物馆,是多点发生的。不单单是南通、上海,在澳门、香港、北京,还有在其他的一些地方,都找到了早期博物馆的踪影。”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令人关注的是,这些博物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度关注博物学的传播与普及,这与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现代博物馆教育理念很接近。比如,南通博物苑自开放起,便打出了“导公益于文明,广知识于世界”的口号。“直到现在,我们仍要不停回过头从张謇的博物馆思想里汲取营养,比如格物明理、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等,至今被广为引用。”
杨志刚透露,张謇与同处长江出海口的上海也颇有渊源。1903年,他创办大达轮船公司,后来开到了上海。沪上曾有一个大达码头,去苏北坐船必到此处。业内专家指出,因为地缘和人缘等关系,上海与南通在早期中国博物馆史上构成了一部独特的“双城记”。如今,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由29家文博单位共同发起的长三角博物馆教育联盟已宣告成立,将合力打造博物馆教育金名片。这对当下城市发展、文化发展、区域跨界融合发展,是有启迪意义的。
作者:李婷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