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知名高校相继创建创意写作硕士点后,如何培养壮大文学新人成为业内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今,高校、文学圈的这条人才“创意链”又添出版力量——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日前在上海大学出版社揭牌成立,沪上高校联手本土出版机构的这一创新尝试,走在了全国前列。
“上海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创造性地书写上海文化。”活动现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兼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说,期待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将以项目合作、学术共建方式,把中心一步步升级为创造性、开放性、无边界的平台,吸收各方优质资源,进行多学科交叉,发挥最大效应。
眼下,随着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游戏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日益庞大的文化市场显示出创意写手相对匮乏的焦虑。有专家直言,创意写作人才的巨大缺口,成了当下文创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被业内寄托了“人才蓄水池”的厚望。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化创意出版中心主任张勇安教授谈到,文学院注重拓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以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为契机,与中国作协、上海作协、阅文集团等机构实现学科合作共建,培养出一批获国家级、上海市级文学大奖的青年创作人才。此次高校与上海大学出版社共建全国首个“文化创意出版中心”,有助于充分动员双方有利资源,将文学院的创意写作成果直接导向出版产业发展,力争打造人才培养及作品培育双优的国内创新类产学研一体化中心。
在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文化创意出版中心主任戴骏豪看来,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积极响应了“上海文创50条”,将进一步推进出版社的多元化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三赢”局面——人才高地方面,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创新性和能动性的复合型队伍;学科建设方面,能在办好文化创意出版中心的基础上,尽快落实上海大学出版专业学位点;出版方面,能着力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文化出版品牌高地。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发展走过了整整九年,形成了每年15部以上完稿中长篇作品的创作能力,300部版权作品的积累。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执行主任葛红兵教授谈到,创意写作与创意出版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是可行也是必要的,能强化学科和出版社的联合策划、产品设计能力,“无缝对接”学科内容创作优势和出版专业优势。
据悉,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即将推出“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丛书”(第二辑)等系列出版项目,助力成果落地传播,并造就数字教育、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齐飞的新格局。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