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的城市正在变得面目趋同:林立的写字楼、复杂的交通枢纽、成片的房产开发区……在学者看来,城市文化的肤浅化、粗俗化、娱乐化、商业化日趋显现。这不仅消解和衰退着城市的传统习俗和审美旨趣,也抹平和削损着城市的文化特色,瓦解和摧毁着城市的乡愁依托。
面对这样一种趋势,如何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色?作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大型特色活动与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试图研究探索怎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保持并强化城市的特色文化,避免同质化的危机,避免千城一面的困境,让不同族群在不同文化的物化形态中,找到自己心旷神怡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灵魂归宿的精神家园。历时五年时间,课题今天在上海社科院发布研究成果。此次课题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与基地主任、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研究员陈圣来负责。
上海在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即将于今年11月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将于2021年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更不必说已经成为“固定菜单”的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足以贯穿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一整年。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根认为,“大型特色文化活动,对城市、尤其是对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对城市文化弘扬、增强城市吸引力有促进作用。”
文化不姓“大”而姓“特”
据课题统计,我国目前700多个城市中655个城市表示要“走向世界”,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那么,要以何种面貌的国际大都市“走向世界”?
尽管随着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加强,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发展规律深刻的认识,出现一哄而上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影视拍摄基地、大量人造古迹、攀比式地建造大型文化设施的现象。在陈圣来看来,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延续和发展城市文化的特色,相反加剧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同质化。他说:“把文化当标签、当膏药不加选择地乱贴,忽略了文化 不姓‘大’而姓‘特’。”
学者认为,只有充分把握、认真研究梳理自身的文化特色,才有可能寻找到真正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辨识度。而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正是给了城市这样一个契机。
在海外,有太多的例子印证着,通过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符合城市文化形象的活动,从而扭转城市留给人们的既有印象,树立新的标识。比如“世界经济论坛”奠定小城“达沃斯”的国际地位,相比之下,其“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倒显得不那么耀眼;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是因为成为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举办地,而引发国际文坛内外一年一度的瞩目;而“双年展之母”的称号,更是让威尼斯在旅游胜地“水城”的名头和历史遗迹之外,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艺术和文化之都。
留住城市文化的记忆
寻找到符合城市形象的大型特色活动,更应该珍视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授予“音乐之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哈尔滨办了50多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夏天是来哈尔滨最好的时间,到中央大街走一走,到江边吹一吹风,你一定会感到豁然开朗。而更重要的是,在江边你会看到许许多多个市民自发组织的合唱团和舞蹈团在歌唱、在跳舞。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来自音乐。”哈尔滨政协副主席杨晓萍为与会学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好的城市图景。
说是音乐会,其实为期半个月的“哈夏音乐会”的形式则是音乐节。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8月5日在哈尔滨青年宫开幕。在那样一个生活艰难的时代下,当时活动组织者希望用音乐来提振士气,让市民在音乐中收获精神食粮。几十年的熏陶,让市民自发组织合唱团年的越来越多,群众文化活动将逾千场,参与人次将逾百万,一座城市的音乐气质渐成气候。过去几十年来,曾有人提议把“哈夏音乐会”更名为“哈夏音乐节”。但在杨晓萍看来,尽管名字上的变更更够提升活动功能性的辨识度,但相比于城市记忆与城市品牌来说,哈夏音乐会这个名字带给人们对历史的回望与纪念更为珍贵。
课题提供了特色活动确立城市特色品牌、大都市大型活动共生共荣、网络时代大型活动的作为与地位、文化遗产对大型活动的推进与大型活动对文化遗产的护佑、城市公共空间对大型活动的呼唤和大型活动对公共空间的塑形、市民文化在大型活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艺术节是城市人对诗意生活的集体追求等观点及论述。此外,课题还对大型特色活动与特色文化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制订,旨在通过评估大型特色活动的举办情况,考察活动的举办是否有利于城市特色的建设,进而达到城市文化功能修复的目的。
今天发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汇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举办研讨会,共同探讨我国特色文化城市建设问题,力求进一步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前景,探讨大型特色活动与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的勾连,为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为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