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从全球经济强国及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边缘产业”逐渐向“核心产业”靠拢,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面对日益蓬勃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支撑。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近年来受到中国学生的追捧。美国耶鲁大学、纽约时装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都具有雄厚的艺术管理学科背景。2017年3月,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成功申报艺术管理本科专业,2018年又有7家高等院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置这一本科专业。
从新时期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国艺术管理于实践、理论、教育等方面已经成为重要而蓬勃发展的领域。因此不仅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的学术成果,为解释和解决中国艺术领域的管理议题提供明确的观点、独到的思路。
我国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发展如何?哪些领域出现了学科热点?全国艺术管理学者都在关注什么?……上周末,首届“全国艺术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论坛主题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学术范式与理论价值”,来自全国50多所艺术院校、文化机构的60多位艺术管理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董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中外艺术管理研究的基本模式》,他阐释了科研对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文化发展的兴盛繁茂相对应的是理论研究的空泛薄弱,在某种意义上,艺术管理研究领域的这种尴尬处境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普遍问题的一个缩影。”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教授认为,艺术管理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或学科,是艺术实践在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背景下形成的。今天,艺术及其相应活动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扩大,艺术成为了一种新的金融资产类型。为适应这种变化,艺术活动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式。艺术管理就是要把握影响艺术活动的各种要素,这涉及到从事艺术管理者的艺术认知、各方面的知识背景、以及在艺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系副教授解学芳发表主题演讲《AI赋能: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与研究趋向》。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人工智能的开启,文化创意产业面临深刻变革,AI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频频涌现,对应用技术市场和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AI技术也在艺术创作领域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表演领域的虚拟演员,机器人弹奏钢琴演奏,表演书法,作曲,作诗等等。但解学芳同时指出,AI技术无边界进入文创产业是否会带来人文危机?大数据安全管控是否更加困难?……这些都是“AI赋能”时代带来的一系列挑战。“AI文创产业的核心是价值最大化而非完全取代人类价值。”
艺术管理学科的诞生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认为,目前处于消费社会的阶段,艺术活动必须和资本打交道,这给艺术管理人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新的经典的创造越来越困难,”黄昌勇同时指出,如今技术手段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形式,技术无孔不入,导致的问题就是经典的消失。面对技术的强势介入,如何在艺术管理教育中重塑人文意识,是需要艺术管理专业的师生共同思索的问题。
演讲嘉宾采取跨学科的方式,探讨艺术管理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涵盖艺术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社会学以及文化产业、文化行政、都市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在学科思维与方法论层面阐述了艺术管理学科在当前的研究领域与选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现状与趋势。
“全国艺术管理青年学者论坛”由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全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创办,致力于把各院校、各单位优秀的艺术管理青年学者充分聚集起来,紧紧围绕当前中国艺术管理领域涌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交流研究选题,沟通学术思想,展示理论成果,从而促进青年艺管学人与艺管学科、艺管学术、艺管学刊四位一体,共同成为中国文化建设与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