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上周发表了一篇关于曼哈顿中国城主路“运河街”接受“高级时尚改造”的报道,引起外媒不少争议。
曼哈顿中国城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但文章里华人的声音都被排斥在叙事之外,归于沉默。相反,“高端”设计公司创始人、珠宝商和音乐家等白人滔滔不绝地对这条街指手画脚。
该文出现在了《纽约时报》的时尚版块,标题为“运河街焕然一新”,副标题为“这条马路曾被嘲笑为假冒商品的代名词”。
引发一片哗然后,《纽约时报》时尚版块的编辑出面致歉,并把标题改成了“运河街的高档化”,副标题里的“嘲笑”一词也赶紧删了。
目前事态看似已经平息,但《赫芬顿邮报》对报道提出了尖锐质疑:所谓“高档化”和报道视角都呈现了一种更隐蔽的种族主义。
美国华人博物馆馆长谭海俊表示,中国城的异域风情、兜售的各种商品,以及源源不断的游客——所有《纽约时报》嗤之以鼻的“低档”,不过源于历史上移民们挣扎谋生的渴望。
“唐人街历史上的商业领袖都试图发展旅游业,”谭海俊说,“比如一些建筑会用夸张的中国图案来吸引游客,对这里的生意人来说,旅游业就是生命线。”
《纽约时报》报道中的运河街配图
问题主要在《纽约时报》高高在上的视角。推特网友给出了辛辣的评点,“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美国上流社会怎么看待有色人种聚居区(以下引述报道原文):‘人们很长时间都害怕运河街,(白人的高端商户进驻后)如今他们忽然意识到了这里原来也有很多优点……我们终于看到社区活了过来’。”
报道中这样描绘华人街区的“高档化”:“除了那些无处不在的‘我爱纽约’T恤和塑料青蛙玩具,运河街的游客如今可以在Foundrae珠宝店里赏玩10,000美元的黄金和钻石项链,或者在街头市场购买17美元的龙虾卷,并浏览陶瓷香蕉、手工刺绣衬衫等商品。”而网友总结,“文章里几乎每句话都是种族主义的隐语废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刊登之时,恰逢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其设立是为了纪念横贯北美大陆的第一条太平洋铁路于1869年5月10日完工,修建大陆铁路的主力是华人劳工,他们的收入远低于白人。
“从宽泛的角度来说,唐人街是种族隔离最极端形式的产物。”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历史学教授Ellen D. Wu表示。《排华法案》实施后,大多数美国房东都不愿意租房给中国人。“这就是唐人街产生的真实原因,历史上它不像今天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而是美国一种遏制‘危险人口’的方式。”
谭海俊则表示,唐人街即便与纽约两个最富裕的街区比邻,今天居住的也大多是工薪阶层。“住在这里的老人很多都要靠食品券福利维生,房价能不能承受也是一个大问题。”“当我看到运河街被描述为需要振兴时,非常反感”,谭海俊说,“这否定了唐人街既有的文化,无视这里的社区非常活跃。”
其实,《纽约时报》对亚裔的偏见和无知,早就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了。《纽约时报》商业版编辑艾伦·波洛克去年就因为不知道珍珠奶茶已经流行多年,误以为“发现”了新饮料而道歉。
2017年《纽约时报》报道发现了一种“新饮料”珍珠奶茶,舆论哗然
《纽约时报》通讯主管乔丹·科恩也非常头疼,为何无法吸取这些事件的教训:“我们希望对可能存在文化敏感的故事,在报道前寻求更广泛的观点,编辑也应该在了解历史背景方面更加努力。”
编辑制作:吴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