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卓别林合影
卓别林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他塑造的流浪汉的形象,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电影史永恒的经典。
64年前,卓别林与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这段跨越大洋的友谊已经载入史册,然而历久弥新的感觉从未消失。
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举世闻名的日内瓦会议,下榻于景色秀丽的日内瓦莱蒙湖畔。当时就在这所普通的白色老建筑里,周总理与世界影坛巨星查利·卓别林有过一次亲切而愉快的会见。尽管随着岁月流逝,两位巨人都已相继谢世,但他们之间的诚挚交往和深厚友情,却长驻人间广为传颂。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早在本世纪初卓别林的喜剧短片刚刚传入中国时,周恩来就曾观赏过,对这位具有卓越才能的电影艺术大师的印象十分深刻。在这次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有机会又一次看到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对这位电影艺术家娴熟而巧妙的技能更为叹服。当他得知卓别林因从事进步电影文化受到美国反动势力迫害,不得不满怀愤慨举家离开生活近四十年的美国,卜居于瑞士韦威镇的一个僻静小村庄后,特意邀请卓别林及其一家前来作客。
当得知中国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刚刚在捷克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荣获音乐片奖,卓别林表示很想看看这部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4)
看完《梁祝》,卓别林很受感动,潸然泪下。卓别林发自内心地称赞:“这是一部贯穿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好片子。色彩好,演员更好,有表演天才。”
卓别林说范瑞娟有两处表演最动人:第一处是,当师母告诉他祝英台是女性而且很爱他的时候,范瑞娟听后的表情,就是完全不懂中国话的我,也能深深体会他内心的感受。第二处是梁山伯跑到祝家庄去求婚,祝家告诉他祝英台已许配马家,梁山伯听了之后,表情让人印象深刻。
当周总理告诉卓别林,站在他身边的时髦女子范瑞娟就是片中的“梁山伯”时,他后退两步,被“吓了一跳”,一边频频摇头、一边说:“不像,一点不像!”对于这个细节,范瑞娟回忆道,“那还是我第一次穿旗袍……卓别林说他怎么也想不到,片中那位敦厚朴实的中国书生竟然会是由一位女士扮演的,让他十分佩服!”
后来, 卓别林又亲自到周总理在日内瓦的住处致谢。两人从政治到文化, 从文化到艺术, 从艺术到电影, 谈得十分融洽。周总理的神采与气度, 使这位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大为钦佩。
当卓别林辞别时, 周总理也亲自送他出门,并在行辕门前与卓别林合影。在这张合影中,周总理与世界电影艺术大师肩并肩紧紧靠着站在一起, 两人都发出由衷的微笑,放松、自然又亲切,倒像是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一起合影, 欢畅而随意。
卓别林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他主演的影片,早在一九一五年便开始在上海公映,二十年代已风行全中国。
卓别林与京剧名伶梅兰芳也曾有交往,成为艺术史上的佳话。
1930年初,梅兰芳率剧团到美国洛杉矶。当晚,剧场经理举行欢迎酒会,宾主刚刚入座,一位神采奕奕的壮年人迎面走来。梅兰芳觉得似曾相识,正在思索之中,剧场经理站起来介绍道:“这位是卓别林先生。”卓别林紧紧握着梅兰芳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早就听到过你的名字,今日可算幸会。啊!你原来这么年轻就享有大名声,真称得上世界第一个可羡慕的人哪!”当年梅兰芳36岁,卓别林41岁。
那时,卓别林正在紧张地拍电影《城市之光》,他抽出时间专门参加好莱坞为梅兰芳举行的盛大欢迎会。在梅兰芳参观好莱坞时,他又竭诚相待,介绍好莱坞电影的情况,二人亲切地合影留念。
▲梅兰芳与卓别林合影
梅兰芳与卓别林再次相会是在1936年。是年三月,卓别林和宝莲高黛在拍完《摩登时代》后结婚,到亚洲蜜月旅行。他们在上海停留两天,卓别林再次与梅兰芳会晤。卓别林兴致勃勃地提出想看看京剧,不巧那天晚上没有演出。于是,梅兰芳亲自陪同卓别林去新光大戏院观看了马连良主演的《法门寺》。
自此以后,虽然卓别林与梅兰芳没有机会再见面,但二人一直相互关心和支持。1941年春天,卓别林的影片《大独裁者》将到香港上映。“皇后”、“娱乐”、“利舞台”三家影院都在争夺首映权。因为三年前梅兰芳曾到“利舞台”演出过,该剧院经理就去找当时留居香港的梅兰芳想办法。梅兰芳答应拍个电报给卓别林试试看,不久便收到卓别林“同意”的复电。那时,美国影片在香港通常是在外国人办的“皇后”、“娱乐”影院首映,而这次《大独裁者》却在中国人办的“利舞台” 剧场首映,在香港引起轰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卓别林在美国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受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美国。梅兰芳对卓别林的境遇愤愤不平,时时打听他的消息,对他十分怀念。直到五十年代末,梅兰芳还深情地对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说:“我尤其盼望卓别林先生再到中国来,看看我们的建设,顺便也看一看我新编的《穆桂英挂帅》,比当年如何?”令人遗憾的是,梅兰芳不幸于1961年溘然长逝,两位艺术家一直没有机会再叙一叙友情。
今天,大师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希冀与期望,永不消逝。
部分内容摘自《名伶秘事:梨园往事》
编辑:李思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