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时间和宇宙,提到霍金,你认为他还会写什么书?如果想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人生,不妨看看霍金的自传《我的简史》。
《我的简史》中文版是在2013年霍金即将完稿时签订的合同,而且名副其实地相当“简”——中译本版心字数才6.7万字,而且正文中还有30多幅插图,估计实际字数就5万多一点。不过内容却一点儿也不水,霍金在这本自传里回忆了他的一生,包括童年、学生时代、婚姻等很多经历,“因此也被媒体称为‘写给世人的告别信’”。
▲儿时的霍金(左)
吐槽幼年的托儿所,让他八岁才学会阅读
霍金在书里说,他最早的记忆就是站在拜伦宫学校的托儿所嚎啕大哭,而他周围的小孩都在玩玩具,当时他才两岁半。之所以这么早被送进托儿所,霍金说是因为他的父母看到儿童发育教科书里写:孩子在两岁时就应该开始社交。霍金在书里吐槽道,这所学校都是让小孩自己学习读书,从未教过任何东西,“我终于到相当晚的八岁才学会阅读。”
▲霍金(左)与姐妹
在霍金看来,他了解和控制宇宙的愿望,与他童年对火车、船舶的控制欲是一样的,他十几岁时建造了飞机和轮船模型。同样,对于宇宙,霍金也说:“如果你理解宇宙如何运行,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控制了它。”
“最聪明的孩子学数学和物理,不太聪明的学生物学”
即使进了牛津大学,霍金也认为自己远远谈不上“学霸”。当时牛津的风气是以不用功学习为荣,“我们倾向于绝对厌倦,以及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努力追求”,他说,那时平均每天只用功一小时!当然,霍金并未在《我的简史》中着力营造自己的“天才”形象———他的成就和地位已保证这种形象的无可置疑,他本人当然就应该而且可以表现得谦逊了。
▲霍金(中)就读牛津大学物理专业
在霍金对其学生时代的回忆中,另有一些“快人快语”风格的评论,虽然难免“偏见”之嫌,却相当显现其个性。例如,他说之所以未选择生物学,是因为“生物学似乎太描述性了,并且不够基本。它在学校中的地位相当低。最聪明的孩子学数学和物理,不太聪明的学生物学”。
对于医学,他更是别有一番皮里阳秋:“物理学和医学有些不同。对于学物理的,你上哪个学校、结交了哪个人都不重要。只有你做了什么才重要。”这岂非是明显的暗示:对于学医学来说,上哪个学校、结交了哪个人是重要的吗?
外星人和女人,到底哪个更难懂
霍金曾在某次接受BBC采访时,被问到“你想什么事情想得最多”。这个老爷子竟然回答:“女人,她们才是彻底的谜!”
书里,霍金坦白写下了他的两段婚姻经历。霍金说,在1979年他的第三个孩子出世后,他的妻子(第一任)简的情绪很低落,担心“渐冻人”霍金会很快死去,希望找到一个人能在霍金死后养活她和孩子,并和她结婚。因此,一位地方教会的音乐家兼风琴演奏师乔纳森琼斯,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霍金说,他本来应该反对这件事,但他当时也以为自己会很快死去,所以允许了。
▲霍金一家的早年照片
简和乔纳森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最终让霍金不能再忍受,于是1990年霍金和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一起搬到了另一个公寓。霍金回忆说,伊莱恩曾几次救过他的命,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这些危机耗费了伊莱恩大量情感,最终两人在2007年离婚。
也有学者认为,霍金的自传只是写出了他心目中的自己,或是他愿意呈现给公众的形象。如果有专业研究者对霍金深入研究后,再写关于他的传记,肯定会构造出与霍金本人自传有所不同的形象。但究竟哪一个是更真实的霍金,还真不好一概而论。
那么,你心中的霍金是怎样的存在?
撰文:姜方
编辑制作:姜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