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祯希) 作为首届香港小剧场戏曲展展演剧目,上海出品的小剧场淮剧 《孔乙己》 和京昆合演的《春水渡》,从前晚起在香港话剧团黑盒剧场上演。这两部作品都是近年创作的新作,前者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后者则取材于白蛇传。“小剧场戏曲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创新,希望可以用当代视角孕育出一批具有实验性与时尚感的作品。”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小剧场戏曲的意义不只体现在舞台上的一个多小时里,更在于其为传统戏曲传承发展探索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面对熟悉的故事和文本,如何用新的艺术手法发掘新鲜的内容,两部上海出品的小剧场作品,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由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和昆曲女小生胡维露合作的 《春水渡》,尝试从当代审美视角叙述古老传说。尽管作品改编自白蛇传,却不着力展现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而是从原作的空白处入手,让法海和许仙成为彼此的心灵镜像,用一个“渡”字讲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舞台呈现上,运用舞美、影像和光影变化营造出心理意象的变化。小剧场淮剧 《孔乙己》 由曾获全国小剧场戏剧“最佳表演奖”“最佳导演奖”的85后演员高挺主演,作品将更多笔墨放在孔乙己的心理表现上。主创特意在淮剧中加入一些粤语表达,用当地观众熟悉的方式拉近台上台下的距离。
此次香港小剧场戏曲展演,汇聚了四部作品,除了上海的两部作品外,还有来自福建的梨园戏 《朱文》 和香港当地的粤剧 《霸王别姬》。香港的粤剧市场相对固定,许多戏迷习惯了听四个多小时的大戏,上周上演的 《霸王别姬》可谓开辟了香港小剧场戏曲的先河。此次展演主办方香港西九文化区的制作人钟珍珍告诉记者,《霸王别姬》 的诞生得益于上海和香港之间的艺术交流,这出戏是香港戏曲人为参加2016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专门制作的。去年在上海舞台的亮相是作品的处女秀。让主创团队兴奋的是,此次 《霸王别姬》 回到家乡,不但没让粤剧迷失望,还“圈粉”了一批青年观众。演出现场,百余人的小剧场内没有空座,当整台戏最终定格于霸王自刎的一刻,观众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超过两分钟。
去年香港戏曲人带着 《霸王别姬》访沪,今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带着两部小剧场作品赴港,这一来一往是两地艺术交流互动的缩影。据悉,除了戏曲表演与创作理念上的相互借鉴之外,两地艺术家还在传统戏曲的文化保护、人才培养、市场运作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