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 鸡年新春,近百幅造型生动、年味十足的传统年画亮相南翔老街檀园内的上海·南翔“三画”创作展示基地,吸引众多年画爱好者参观。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每值岁末,许多家庭,尤其在农村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年画不仅是春节一种祥和愉悦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风俗传承的载体与工具,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已成为反映传统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年画题材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四种,并由此衍生出祈福、励志、行善等一系列弘扬中华美德的作品。本次展览以“过年”“祈福”“平安”“美德”为主题,精选年画中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展示,并道出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作为年画起源,也是民间张贴最多的“门神”年画,来源于《山海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常觉寝宫有异样声响,后大将尉迟恭、秦叔宝全副戎装,把守宫门,结果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遂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于是“门神”木版年画广传民间,新年贴于门上,驱邪卫家宅,祈福保平安。以后又逐渐把捉鬼的钟馗、忠义的关羽和“铁面”包拯也列于其中。“麒麟送子”“年年有鱼”“天官赐福”“富贵满堂”“三羊开泰”“灶王降福”等都是深受百姓喜欢的年画佳作。
而岁末年初在集市上展示交易年画,也是新年传统之一。在年画正式形成风俗的北宋时期,当时商业和手工业繁荣,雕版印刷术日渐成熟,为年画的丰富提供了条件。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则为年画和年画市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于是,汴京和临安岁末年初的市场上,开始制作销售年画。也正是得益于规模化的发展,年画题材越来越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也走进年画,正是那时开始,戏曲、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