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8》频繁利用“造型”强化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卢克所在的小岛是全片唯一被阳光照亮的空间,嶙峋的礁石和翻滚的海洋衬托着人物的行动和心境,岛上自然光线的变化和人物的成长、取舍、牺牲等戏剧行为之间,产生强烈的隐喻关系。这种“光影”和“戏剧”高度契合的视觉风格,是默片时代的遗产。
电影《星球大战》在40年前的诞生对于美国,乃至全球都是文化史和社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既与美国当时的政坛变化同步,也开创了视效电影的纪元。在《终结者》开创CG电影的时代以后,世界格局和电影工业的格局都在演进,《星球大战》系列开创的电影宇宙如何在精神内核的层面实现自我更新?视效大片如何在视觉奇观与探讨人性的古典戏剧之间取得平衡?不是“星战”迷的我,出于一个电影从业者的职业诉求,对“星战”电影的演化和更新保持着兴趣。
最新的这部《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是一篇终章的感觉,天行者卢克和他的那代人谢幕了。但是对于“星球大战”这么一个流行文化品牌,“秀”要继续,要无限延迟真正的终章,于是这部电影必须带出新一代的“对抗双方”,同时对“原力”和“绝地武士”赋予新的内涵。如此重大的“使命”对影片的剧作提出超高的要求,但遗憾的是,“星战”系列面临的现实处境和一部“爆米花电影”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限的制作周期和资本压力,最终让这部电影近乎机械地完成了人物迭代,但是任何一个出场人物都没有给出震撼人心的表现,频繁有直白的说教取代戏剧本应拥有的高光时刻。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剧照
值得庆幸的是,影片在视听呈现的维度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试探。导演选择回归于古典电影的风格,对“造型”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特效的追求,影片的画质和色调也试图无限接近并再现胶片的质感。这意味着舍弃万花筒式的视觉特效和动作场面的创新需求,这种舍弃和上述剧作中过多“承上启下”的内容,共同造成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远远低于预期的票房反应。
《星球大战8》频繁用“造型”强化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利用平行展开的双线叙事,第一军团代表的黑暗势力所处的空间和卢克隐居的岛屿空间共同构建了一个“造型—隐喻”体系。反派活动的核心空间是极简风格的,大面积的黑色和红色映衬着人物的表情和姿态,这让人联想雷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卢克所在的小岛是全片唯一被阳光照亮的空间,嶙峋的礁石和翻滚的海洋衬托着人物的行动和心境,岛上自然光线的变化和人物的成长、取舍、牺牲等戏剧行为之间,产生强烈的隐喻关系。这种“光影”和“戏剧”高度契合的视觉风格,是默片时代的遗产。影片在美学层面直接回溯默片的另一个证据在于大量使用演员的脸部特写,人物表情的特写画面的组接与对峙,构成了这部电影关键的剪辑点。当然,影片更为直观的“怀旧”来自人物的造型和飞船的视觉形态,带着上世纪70年代质朴的“高科技感”,这无疑是明白的暗示,纵容观众尤其是这个系列的影迷们怀想第一部《星球大战》的模样。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剧照
在这样充满“古典”趣味的视觉呈现中,普通观众会期待的星际飞船大战的场面没有出现,主角对决的震撼时刻也没有给予创新动作戏的发挥余地,影片在呈现叙事的“决定性瞬间”时,基本放弃了对抗的过程,直奔“定格”的刹那,很多时刻,雕塑美学的趣味覆盖了影像本应具有的流动和积累。在这个前提下,创作者为了观看体验的平衡,加入了大量的噱头人物和噱头细节,例如卢克那座小岛上千奇百怪的“原住民生物”,其中有种傻乎乎的“波波鸟”,基本成了这部电影的“萌”量担当。这种“卖萌”技巧实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缓解了相对沉默的叙事,可是相应的,这牺牲了剧情和主题诉求的“史诗感”。
最终,《星球大战8》在设计感过分强的“双线螺旋”戏剧结构中,在密集的“情节交代”过程中,牺牲了电影之为电影的趣味和余味,不知这是不是“承上启下”的必然代价?那么当旧一代谢幕,新一代会不会给这个系列带来“新希望”,且看且观望吧。
(作者:杜庆春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