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太多的剧集善于运用两条甚至多条时间线交叉叙事,视听效果上强烈对比,逻辑表达上缠绕上升,如此操作,可以给观众带去独到的观看感受。
只是你想过吗?如果这两条叙述线中有一条是纪录片,整部剧集的呈现又会是如何呢?
美国国家地理就出品了这样一部“特殊的”剧集:
火星时代
在豆瓣的剧集简介里,关于它的表述是:
这是一部带有半剧集半纪录片性质的有剧本节目,故事中两条时间线并行发展——一条是现在,一条是未来。其中有一部分纪录片形式的访谈镜头,还有一部分故事片形式的有剧本内容。具体而言,该剧描述2032年人类殖民火星的历程。其中故事片部分将展示未来人类第一次征服火星的场面,纪录片部分则采访现代科学家和发明家,模式和2012年的太空纪录片《撤离地球》类似。有媒体将该剧比作《星际穿越》与《宇宙》的结合体。(cr 天涯小筑)
仿佛一边脚踏大地,一边仰望星空,人类长期以来的追梦姿态都半是坚毅半是天真。这是想象与实践交织的浪漫,是勇于接受最坏结果,也向着最好结局冲击的科幻。
在几乎穷尽了地球上的角角落落之后,人类真的非常渴望知晓未知的,更广袤的宇宙。只是这种渴望具体到每个细枝末节,要做多少努力才能实现?
剧集中以精密的火星基地(近乎城市)规划图,以及大量的科学表述与观众一起探讨了“火星移民”的可能。“演戏”的部分也尽量以当下的构思群像式扫描“假如那天来临”,我们需要面对多少技术、伦理乃至生与死的难题。
无论是颇具野心的“生意人”马斯克,还是虚构的“火星小组”成员,采访与演绎,从多个侧面告诉观众,从幻想到实现的征程还真不是眼睛闭起来的空想,而是瑰丽与风险并存,有激动人心,也有流血牺牲。
因此在我们等待太空旅行平民化之前,可以先以阅读清醒地去了解所谓地外文明,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真的能够放对渺小个体与无垠太空的位置吗?
我们值得用一生去奔向一种未知崭新的生活吗?
我们儿时习得的知识,在我们垂老时会一无是处吗?
探索太空,意味着,同步探索自我吗?
剧集中的男主角和父亲在戈壁滩
创造了一个符合真实比例的太阳系模型
曾以《降临》原著作者身份带给亿万观众震撼的特德·姜,这次以全部短篇作品集结的形式,与中国热爱科幻的读者们见面。
新书《呼吸》《你一生的故事》,完整收录他出道至今的17篇作品。虽然都是短篇,可毕竟是特德·姜,读起来会感到,书中的信息对智力来说,是一颗颗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在这“跳一跳”之中,你的科幻阅读之路也在悄然进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