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瑞士进行过这样一个公投:
发起者希望瑞士政府能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给每一个成年公民提供固定的无条件月薪:2500瑞士法郎(约合1.6万人民币)。根据提案,儿童也能拿到625法郎的“月薪”(约4000人民币)。
无条件是真的无条件,只要你是瑞士人,不管什么职业、何种身份、多大年级,都可以拿钱。
就这样一个看似“天上掉馅饼”、“躺着就能把钱赚了”的提案,在公投时78%的民众却投了反对票。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
怎么理解全民发钱这件事?
瑞士,拥有大约800万人口,一个“一言不合就公投”的国家,有这样一个政策:
任何提案只要能在18个月内集齐10万个签名就能召唤公投所以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瑞士公投通过企业税改革和养老金资助提案”
“瑞士公投通过加强枪支管制维系与欧盟关系”
“瑞士就是否要对保留牛角的农民给予额外补贴进行公投”……
甚至出现了在2018年11月25日一天内进行三场公投的疯狂情形。不过最受人关注的还是文章一开始说的这项公投。
提议者说进行这些公投的目的是为了让瑞士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该提案势如破竹地集齐了10万个签名,按照程序要进行公投了。
为了推动公投顺利进行,提案的支持者们想尽了招数:
他们在联邦议会大厦广场上倾倒了800万枚5分钱的硬币,代表800万瑞士人都有钱拿;
在火车站向民众发钱,每人10瑞士法郎;
甚至在日内瓦市中心拉起巨型宣传海报,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全民发钱,这件听上去很疯狂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要理解这件事,就要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还有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再分配”。
什么叫再分配?
举个例子,某员工每月的工资收入是10000元,但公司为此付出的成本却是14300元,而钱发到员工手上就只剩7696元了。
为什么?这中间差不多一半的钱到哪里去了?
这一半的钱通过税收和社会缴款(比如五险一金)两种方式被国家收走了,然后国家再把这些钱分配给其他人。
这就是福利经济学中的再分配。
再分配,就是指在基础收入之上,政府为了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财富转移的一个过程。
(二)
全民发钱,我拒绝!
搞清楚全民发钱的本质是再分配,就要知道:第一,怎么收钱;第二,怎么发钱。
怎么发钱,提案里讲得很清楚了,政府出钱呗;但怎么收钱,也就是说钱从哪里来,提案里并没有说明。
钱的来源,简单来说有两个:收上来和印出来。
如果提案通过,瑞士政府每年将为此支出2080亿瑞士法郎。其中,1530亿直接来自税收,另外550亿来自社会保险等。
而瑞士当年的财政收入预计只有 660多亿。
政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只能再分配财富。
也就是说,政府必须把发下去的钱再收回来,或者说,把发给一部分人的钱,从另外一部分人身上再收回来。
这时候,800万瑞士人就要做一个判断了:
财富不会凭空创造出来,我最终是出钱的人,还是拿到钱的人?
最后,78%的瑞士人否决了这项提案。这就说明,78%的瑞士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发钱计划,而是一个抢钱计划。
(三)
再分配,政府要怎么做?
那么,既然不想政府从自己身上多收钱,让央行多印钱行不行?
央行印的钱并不是财富,只是一种财富的记账符号。印的钱越多,每一元钱的购买力就越低,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当然,相对来说富人的财富缩水缩得更多。
所以,印钱的本质,还是从一部分人手上收钱,再发给另一部分人。
众所周知,瑞士的人均GDP稳居世界前列,关于财富甚至还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中了500万大奖,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把钱存到瑞士银行。在银行里,他用极低的声音对柜台的服务人员说:“我存钱,500万!”
柜台服务人员看了他一眼,说道:“先生,在我们瑞士银行,贫穷不是一种很丢脸的事情!”
瑞士人的税前平均月收入高达6427瑞士法郎(约合6500美元),每月2500瑞郎的收入对他们而言也并不是特别有诱惑力的事。
大部分瑞士人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即便这一方案获得通过,他们也将继续工作。
因为作为世界上消费最高的国家之一,每月2500瑞士法郎并没有多少钱。
所以拒绝这样名为发钱,实为通过再分配分割自己财富的提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我努力赚的钱,凭什么要转移给别人?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赚的钱不完全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拥有不公平的优势。
比如,他出生在城市,别人出生在农村;他天生健康,别人天生残疾等。政府通过再分配的方式,调节这种不公平。
政府靠什么手段调节呢?靠三次再分配。
第一次再分配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
比如最低工资标准,就是调高劳动和资本之间劳动收入的比例。再比如保护农产品价格,就是调高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收入的比例。
第二次再分配则是通过税收、社会缴款等手段来调节。
比如个人所得税,有能力工作的人交钱养没能力工作的人。再比如缴纳五险一金,年富力强的成年人交钱养日渐衰老的老年人。
第三次再分配,就是民众自发地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实现对财富的再一次分配,进一步缩小现有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瑞士这个公投的提案其实就是试图用“第二次再分配”的手段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每个现象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原理。瑞士全民发钱的公投就是起于闪念,而最终灭于商业理智。
商业世界里这样有趣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高端护肤品实际成本不足20元;麦当劳全球市值几乎是肯德基的6倍,但是在中国后者的门店数反而是前者的2倍……
这些概念已经不再新鲜,但背后蕴藏的逻辑和原理,又有谁能说得明白?而大到公投,小到每日使用护肤品,商业行为已经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