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立冬了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
走在街头总能闻到阵阵甜香
顺着味道看过去
准能看见糖炒栗子的身影
哪怕寒风凛冽
也值得为它驻足几分钟
手里捧着一袋刚出炉的
还冒着热气的炒栗子
别提多幸福了
不过
大家有没有好奇过
炒栗子为什么要用黑石头呢?
而且栗子要剥皮吃
那糖炒栗子的意义又是啥呢?
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一下
炒栗子是项技术活
《华夏美食趣话》中称,炒栗始于宋代,“秋末冬初,炒栗便飘香于东京(今开封)街头,辽初炒栗传入南京(今北京),并延续下去。”
后来,炒栗更成了人们寄托乡愁的象征。
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写道,“古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当时汴京沦陷,炒栗业的祖师爷李和一家被掳到了燕山,陈钱二人来到已被辽国占领的北方,思念故国的李和之子,将炒栗献给了使臣,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老舍先生在重庆创作《四世同堂》时,也把浓浓的乡愁寄托在了香甜的炒栗上,“良乡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都是香的。”
炒栗高手李和的绝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如今的炒法中,火候、沙、糖以及栗子本身,都非常关键。
如今,翻炒的过程已被机器代替,但黑色的沙石依旧不可或缺。
这是因为,栗子的外壳导热非常慢,而且圆滚滚的外形,使得它们与铁锅的接触面积特别小,即使用大火炒制,也只会烧焦外壳,里面很难熟透。于是,人们想到了石头,它既可以导热,又能与每颗栗子亲密接触,只要不停翻动,就能保证受热均匀。
在挑选栗子时,也非常有讲究,栗子的外壳要保持完整,这样在炒制时,每一颗栗子就变成迷你高压锅,栗子中的水分会让果仁形成“似面还脆”的最佳口感。
但这也让栗子变得有些危险,刚出锅的栗子,内部的压力还很大,趁热嗑上一口,很容易爆炸,有人建议买开口的栗子,可是这样就失去了栗子最佳的口感,其实只需稍微放凉即可。
既然炒制时栗子外壳必须保持完整,那撒下去的糖浆,就无法进入到果仁中,那糖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糖的作用主要是怕干,栗子在炒制过程中水分会被蒸发掉,干煸的栗子口感可是差很多的。而融化的糖包裹在栗子表面,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的蒸发,而且还能填补黑沙之间的缝隙,让栗子受热更加均匀。出锅前最后一次加糖,则是为了增加光泽,高温下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会让栗子色泽更加鲜亮,另外在炒制过程中,糖产生的焦香,方圆20米都能闻到,比任何叫卖都吸引人。
人类最早的炊具 石头成就了美味的糖炒栗子,但这并非人们的突发奇想,早在我们的祖先结束茹毛饮血的生活时,就已经发现了用石头烹饪美食的方法。
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发明铁、陶等材料,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石头,就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炊具,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记载,“神农氏尝草别谷,教导耕芸,加于烧石之上”。 这种“加于烧石之上”的方法,被称为烹调中的“石烹法”,人们将食物放在石头上,在石头周围生火,通过石头传导热量,将食物做熟。
视频截图
各地的石头菜
相比金属,石头加热和保温都比较匀速,会让食物更均匀的受热,所以当石头遇到食材时,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美味,如今我国各地仍保留着各式的石头美食。石头馍《风味人间》中介绍了一种陕西的石头馍,将轻微发酵的面饼,摊在烧烫的鹅卵石上,再用同样烧烫的石子覆盖,等热气上来,馍就做好了。由于石头传热均匀,无需翻面就能很快熟透,口感十分酥脆。山西的石头饼、徽州的石头粿、新疆的馕坑石头烤馍等,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方法。
视频截图 石板粑粑
《舌尖上的中国》中,云南怒江的人们喜欢用石板烹饪食物,石板采用当地特有的青黑色页岩,经过打磨抛光,放在火塘边烘烤一两个月,等水分烤干后,火烧不坏,水浇不裂,古老的不粘锅就此诞生。
把野生甜荞粉搅成的糊倒在石板上烙制,熟透后蘸上一点蜂蜜,就是怒江人非常喜爱的石板粑粑。
视频截图 石头烧烤
把石头放在铁板上加热,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在石头上烤熟,石头不会将热量快速的传到食材上,因此不会出现烤焦的情况,烤出的食物肉质也会更加鲜嫩,各地都有这样的做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