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邓世昌》由上海沪剧院排演,自2014年12月首演以来,在全国演出30余场。2015年12月30日,该剧携4分钟精彩片段登上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2016年新年戏曲晚会。图为《邓世昌》剧照。(上海沪剧院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沪剧《邓世昌》的戏文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东方升起朝阳,照耀无边海疆。听那大海欢唱,卷起豪情万丈。”当这出新创于2014年的剧目历经两年打磨并在全国演出30余场后,老戏迷的认可、新观众的追捧,让上海沪剧院的艺术家们心中激荡起相似的豪情。
昨天,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沪剧《邓世昌》艺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来自京沪两地的专家们再次聚焦该剧的打磨提升,为再次出发找准原点。评论家认为,在“十三五”开局之时放眼更广阔的上海文艺创作,沪剧《邓世昌》的经验得失更显得意味深长。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说:“沪剧《邓世昌》是上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迎来文艺创作新繁荣、新发展的‘报春花,。它的成功为上海在‘十三五,期间打造百部精品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在他看来,这朵沪剧“报春花”传递出几点启示:“打造精品必须选准题材,精深开掘主题,使其思想精深,与时代和人民的心声共鸣;打造精品,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反复修改打磨,使剧目不断向‘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境界努力;打造精品,还必须与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实施‘一团一策,相结合,在传承与创新中兼顾剧种剧团的特色与文化传承。”
沪剧《邓世昌》是如何赢得观众的?
表现中日甲午海战和邓世昌殉国的各样式艺术作品不胜枚举。历史还是那段历史,沪剧 《邓世昌》 是如何赢得观众的? 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薛若琳说:“情系历史,可思古鉴今。”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饱经忧患又自强不息,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众多方面中的核心。作为铸造灵魂的工程,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应当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爱国主义可常演常新。
沪剧《邓世昌》的可贵,不仅因它着眼于爱国主义,还在于它勾连起了历史与当代。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戏剧评论家周传家提醒人们,评价该剧需回望邓世昌所处的年代。“失去了活力与生机的封建王朝如同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面临搁浅的困窘。这种情势下,有人望洋兴叹,有人醉生梦死,而邓世昌初衷不改,大志不灭,企图唤醒同胞,救国救民。”这种连接江湖和庙堂的家国情怀何其宝贵。周传家说:“英雄是时代的灵魂、民族的骄傲,用文艺作品呼应当代精神需求,重铸民族魂魄,是文艺家的担当与使命。”
“旁敲侧击”,精品好戏需力戒浮躁
昨天与会的专家中,有不少人忆及上一次研讨会的情形。“那是一年前,刚完成首演,会上称赞者寥寥,质疑声不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记得,沪剧传统与阳刚男人戏的品相冲突、战争宏大题材与人物情感的剧情平衡,是该剧引发争议的两大方面。他说,是“沪剧院艺术生产力的释放和解放,是主创们‘好戏不惧百回改,的创作态度,让该剧在两年的不断打磨中提纯了艺术水准”。而如是品质,对当下文艺界个别的浮躁心态,不失为一种“旁敲侧击”。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感慨:“一直以来,新创剧目的成活率并不高。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新剧创作中存在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然而,以院长茅善玉为核心的上海沪剧院主创团队却能“咬定青山不放松”,边演边改,边改边演。一个大胆的改变发生在两周前的上海舞台,戏迷们发现,邓世昌牺牲前的一段7分钟唱段不见了。对沪剧而言,去掉主角“死前抒怀”堪称颠覆性改变,但演出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故事在高潮时戛然而止,更显回味悠长。张鸣说:“打磨精品得从细节上抠,好戏都是改出来的。”
承前启后,“一团一策”要兼顾出人出戏
剧作家余雍和曾是沪剧院“老人”,因而他对《邓世昌》的感受多了层沪剧自我解困的欣慰。他说:“10年前若要演出这台戏,我们可能要向京剧院、昆曲团借演员。但这次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站上舞台,这让人看到沪剧传承与创新的基石。”
《邓世昌》首演至今,老戏迷没排斥,新观众欣然认可。受众不但认同软糯沪剧融合了阳刚的元素,同样接受了朱俭等一批年轻演员的崛起。从某种程度而言,《邓世昌》的成功堪为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因为沪剧院打造的“一团一策”,是综合了整个剧种、流派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也是尊重了过去与现在的受众基础与市场,既在艺术上承前启后,又在创作中“出戏又出人”。
眼下,茅善玉正在酝酿新一轮演出计划。“多下基层,多去部队。我们已与沪上高校签约,将在大学生中连演20余场。”她说,将《邓世昌》修改得更为完善,是他们这代沪剧人留给后辈的财富。事实上,这一精品力作的打造过程,又何尝不是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一本“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