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阎肃与空军蓝天幼儿艺术团的小演员们在一起。新华社发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86岁的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在世时,他是军人,从艺65载,他以笔为枪、以墨为盾,书写一曲曲铁骨铮铮的强军战歌;他是党员,不忘初心爱党报国,他以念为针、以情为线,穷尽一生编织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如今溘然长逝,他化作天边那颗闪亮的星,革命的激情与理想化成音符飞扬,为世间留下千余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一代代中国人。
丹心向阳,满腔热情皆因革命信仰
一个人如何造化时代而不被时代淹没?一滴水如何融入大海又不被大海吞噬? 这是历史课题,更是人生课题。
当我们提及这位老艺术家时,不能不提及他艺术生涯的两座高峰:民族歌剧《江姐》与《党的女儿》。但在阎家,除友人送来的一尊“江姐”小雕像,显眼之处再无他物昭示其煌煌业绩。其子阎宇告诉记者:“父亲曾说,什么谓之‘留下’,你们嘴里都有《静夜思》,这就是留下了。”在老人眼中,家中陈列一柜的军功章,不及人民传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总政歌剧团原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祖皆向记者证实,阎肃从不曾刻意留存自己的手稿。“去年10月,我受阎肃老师夫人李文辉之托,在总政歌剧团资料库里找出老爷子当年创作歌剧《特区回旋曲》的剧本,希望能用这些过往的作品唤醒昏迷中的阎肃老师。”今年1月,李文辉再度找到王祖皆,想复印歌剧《党的女儿》剧本。“李老师轻轻告诉我,这次老爷子情况不乐观。若能找到《党的女儿》,能用他一生最闪亮的作品之一为他送行,我想他会感到安慰的。”但手稿至今没有找到。
究竟是一股怎样的力量让阎肃穷尽一生为党和人民奋力讴歌?翻开阎老的人生阅历就能找到答案。哲人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阎肃的一生,对党、对人民的忠诚被他视为信仰,他的生命有如在信仰驱动之下的战车,从五四运动后国人的救亡图存,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阎肃的青少年时代,那是一个“追求进步就是民心所向”的年代,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在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老舍的戏剧、巴金的小说中,最令他心驰神往的是红色延安传来的先进思潮。那些思想召唤着他,慢慢向党靠拢。用阎肃自己的话来说,“我对共产党最朴素的心理就有了”。怀揣一颗朴素之心,他投身历次“反饥饿、反内战”游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阎肃奔赴前线。当他看见满山遍野的烈士墓碑都朝着祖国的方向,他落泪了。战场归来,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决定:参军报国,至死不渝。“今生跟党最光荣,报国是使命。”一颗为党奉献一生的火种,自此点亮他的人生。
抒肝胆,聚风雷,一生豪情传承民族魂
有人说,21世纪的艺术是人工的艺术,炫目而冰冷。但阎肃的艺术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赠言:“钢筋水泥固然可建广厦万千,但黄土沧浪才能问得生命源泉。”在阎肃的生命中,他抒肝胆,聚风雷,民族魂是他一生的艺术源泉。
1962年,小说《红岩》风行全国。阎肃发现,对于当年牺牲在白色恐怖下的党的忠诚战士,许多人名已被淡忘。他后来告诫儿子阎宇:“英雄的名字,别人能忘记,咱们自己、咱们的后人怎可忘记?!”深入骨血的使命感之下,他创作了歌剧《江姐》,仅仅18天便一气呵成完成剧本。
1964年9月,由阎肃编剧、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歌剧 《江姐》公演,一年之内在全国连演200多场,观众无不热泪盈眶。“优美跌宕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歌声、生动逼真的舞美、气势恢宏的交响,《江姐》 艺术地谱写了‘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经典的革命浪漫主义英雄史诗’。”王祖皆记得,那一年《文汇报》全文刊登了阎肃的歌剧剧本。“老爷子真诚地信仰着革命的激情与理想,他真心地相信党的热血青年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浪漫主义的情怀,因此,他写下的 《红梅赞》 《绣红旗》《春蚕》 这些经典唱段被几代人反复吟唱。阎肃作品所产生的影响,远超出一部歌剧或一首歌带给人们的审美。以江姐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红岩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鼓舞着一辈又一辈人。”
1991年,歌剧《党的女儿》提上创作日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总政调集了全军的优秀创作力量,希望用流水作业的方式来突击创作、集体攻关,那是王祖皆第一次与阎肃合作。令王祖皆印象至深的是,全剧创作完毕后,阎肃始终不感满足,总想着哪里还有提高的空间。“他觉得还缺一首能表现理想和信仰的点题之歌,几经琢磨写出了《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你看那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星,关山飞越一路洒下光明,咱们就跟着他的脚步走,走过黑夜是黎明……”这部描写半个世纪前共产党员顽强斗争的歌剧,而今成为老爷子身后写照之一。
阎肃曾说:“我们这代人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阎肃走了,但他的生命早已伴随作品,融入这个伟大时代的滚滚洪流,与中华民族奋力前行的每一个音符一起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