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扎根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的24位上海援疆专家来说,这个9月的意义,有些非同寻常。再过几天,他们就将迎来“创三甲”专家评审组的预评审。自2月入疆以来,大伙一直朝着“创三甲”这个共同目标在努力,眼下,终于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
二院新大楼
8月初,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二院综合病房楼落成启用。没有放鞭炮,没有剪彩仪式,一个个科室悄然搬进这栋米黄色的14层建筑,其中就有上海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顾乐怡领衔的肾病科和血透室。前者3月底刚刚筹备组建,后者上周末才通过准入验收并完成首例血透。
肾病科和血透室,是一所三甲医院的基本配置。在第八批上海援疆医疗队到来之前,对这两个科室,二院渴望了许久,也让医生参与过相关专科培训,却一直未能如愿。
顾乐怡医生
“建,必须要建!”年轻院长吴韬的果断拍板,给顾乐怡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虽说进疆前就想过自己会肩负此重任,但4个月前“无设备、无人手、无专业技术”的“三无”状态还是让顾乐怡大吃一惊:“要在短时间内组建两个专业科室,可‘持证上岗’的医生除了我就只有曾参加过培训的陈晓欢,难度可想而知。”最近一段时间,顾乐怡几乎没准时回食堂吃过午饭,因为科室里好学的同伴们都想利用午休时间多听他讲讲专业课,厨房师傅只好无奈地每天都留一份饭菜等到最后。
几个月的不懈努力,体现在数字上的巨大反差——去年全年,二院收治的肾病病人不过二十来人,而自今年8月2日搬入新大楼拥有独立病区以来,从肾病科出院的累计已有56人。病区的20张病床,如今住了18个病人。顾乐怡说,他们手里还积压了七八张住院证:“说到底,我们人手还是不够,毕竟是刚起步的科室,保证治疗水平和质量更重要。”
王来栓医生
同样刚起步的,还有二院的新生儿科。由于分娩习惯、抢救水平等原因,喀什地区围产期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新生儿常见病由于得不到有效医治而导致小生命过早凋零。短短几个月,来自上海儿童医院的王来栓主任等不仅拯救了许多危重新生患儿的生命,还帮助科室开启了危重新生儿呼吸救治等多项先进诊疗技术。王来栓告诉记者,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他已着手开展喀什地区重大出生缺陷筛查体系的建立和对应基因型研究工作。
钟山医生和何国跃局长
对于身处喀什郊县的病患来说,二院在医联体上的全情投入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8月底,叶城县65岁的王岁英老人在县人民医院检查出了右肾肿瘤,同时她又患有心脏病和肺结核。当地医生眼中的“烫手山芋”经医联体平台直接转到了二院泌尿外科。上海瑞金医院援疆专家钟山对她实施了腹腔镜下肾根治术,使她转危为安。不仅如此,二院还会定期组织各县成员单位的医生前来参加专业培训,或者干脆让专家下县进行手术示范,帮助提升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
在喀什地区卫生局副局长何国跃看来,“三甲”其实远非二院的终极目标,而更像是一个起点:“通过选派一批批医疗专家,不断完善二院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用若干年时间把二院打造成南疆医学高地,让喀什的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最先进的医疗服务,这才是医疗援疆最关键的意义所在。”
文汇报特派记者 王星(本报喀什9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