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也就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其实这个时候,才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我们平时总说“三伏天”,这其中的“中伏”,指的就是“大暑”前后这段时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为什么说是“腐草为萤”呢?因为陆生的萤火虫一般把卵产在枯草上,大暑前后,萤火虫会破卵而生。
在古人看来,就好像萤火虫就是枯草变成的,所以叫“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就是土地也变得湿润起来,因此也就有了“大雨时行”,土壤中的水汽蒸腾,遇冷化作了酷暑天的一场大雨。
在北宋文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场发生在大暑时节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是苏轼贬居杭州时所写的。这一天,他喝了点儿小酒。微醺之后,他站在西湖旁边的望湖楼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眼前的西湖景色。
此时正值大暑时节前后,好好的天说变就变,天空中瞬间乌云密布。
这云是什么样的呢?苏轼说了——“黑云翻墨”,意思就是像打翻了的墨水一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墨汁打翻在清澈的水中,墨汁在水中四散的姿态是不是就很像天空中翻滚的乌云呢?
这时候雨点也下来了——“白雨跳珠乱入船”。为什么说是“白雨”呢?
其实这是夏天一种特殊的大雨景观。因为雨势猛,雨点大,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
急促的雨点一股脑地击打在小船上。但是突然一阵狂风吹来,竟把这阵大雨吹散了。
站在望湖楼上,那种夏天急雨过后的景致,真是令人惊喜。
此时诗人的眼前,水天相接,一片澄澈,真的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所处的杭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暑时节正是这里的“伏旱期”。
“伏旱”,顾名思义,就是伏天的干旱天气。但此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水分的时期,民间就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
所以,苏轼经历的这场雨,不但让他欣赏到西湖独特的景致,可能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也是一场及时雨。
俗语说:“最苦是炎蒸”。大暑时节的天气,就是这样的“炎蒸”天。这样的天气里,如何才能觅得一处清凉呢?
诗人李白曾在《夏日山中》诗里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他脱去外套和头巾,摇着白羽扇,静听松风,想一想都觉得很凉快。
元代画家刘贯道笔下的《消夏图》,则为我们描绘了另一幅纳凉的场景。
▲《消夏图》 元 刘贯道,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位宽解衣带,光着脚躺卧在榻上的男子,他背靠隐囊,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靠枕。右手拿着一把拂尘,左手拿着书卷,身后还放着一种名叫“阮咸”的乐器。
旁边执扇和抱着包袱的侍女,包括周围考究的陈设,都点明这是一户富贵人家。
在男主人躺卧的床榻后面,是一面屏风。只见屏风上,一位老者端坐在榻上,一位小童在旁服侍,还有两位童子在一旁烹茶。在他们身后,又画了一处山水屏风,这种“画中有画”的“重屏”构图,增加了整幅画的纵深感。
在床榻的左侧,紧挨着一张摆放着各色物品的方形案几的,是一个四足小几,上面摆放着“冰盘”,顾名思义就是在盘中摆放冰块,再将瓜果摆放在旁边来降温。
北宋诗人王珪也曾在《宫词》中对当时的“冰盘”有过这样的描绘:“御座垂帘绣额单,冰山重叠贮金盘”。
尽管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一定不要过度贪凉,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来应对暑气。
大暑,正是暑气最盛的时节。但是大暑过后,就是立秋了,这也正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的朴素哲学思想。
但对于此时正处于酷暑中的我们,正所谓“散热有心静”,或许寻求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消夏”秘诀。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