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现代一样,古代也有公办教育和私立教育之分。其中,像国子学、太学这类古代最高学府均属于公办教育,而孔子则是私人办学的代表人物。
孔子讲学于杏坛
而书院,则可以看做是先私学、后公学的代表。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末,书院传承了上千年,在最辉煌的时候戛然而止,它何以兴盛,又何以衰亡呢?
一、唐:书院的诞生
书院诞生于唐朝开元年间。清朝人袁枚所著的《随园随笔》中,提到一段话:
“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
意思是,唐玄宗时在宫廷里面设有书院,但是,它是宫廷藏书和修书的地方,并非讲学授课之所。
但是,因为修书,当时的书院就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熟悉经史的学者,使得书院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
由于朝廷对书院的认同和大力提倡,于是在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书院。私立的书院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书院
到了晚唐五代时期,虽然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使得文化出现了大幅衰退,但多数割据政权仍然能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多设立集贤书院等机构。
同时期在民间,士人们或避世读书修身养性,或结庐深山教书讲学,艰难维系着书院的发展。
二、宋:书院的成熟
北宋建立并基本统一全国后,推行了“重武轻文”的国策。士人们不仅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还将五代时期饱受压抑的读书、教书热情全部迸发出来。
在各级官学基本荒废的情况下,士人们纷纷建书院讲学。如,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长沙岳麓山下建立讲堂,聚徒讲学,是为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北宋朝廷除了大力提倡科举,成倍增加了录取名额之外,还因势利导,对民间书院给予赐田、赐书、赐额等多种措施,扶持书院的发展。
比如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赐予岳麓书院匾额,并赠内府图书,使得岳麓书院开始驰名国内。
不过,当朝廷有能力恢复官学的时候,就对民间书院进行了打压,以达到其掌握教育主导权的目的。从宋仁宗开始,北宋开始了三次兴办官学运动,分别由范仲淹、王安石和蔡京领导。
但宋代是文人的盛世,士人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所以书院之火并未因此熄灭。他们不光创立了以讲学为主的书院,还建立了学术交流、大师传道等各具特色的书院。
在两宋之交的一二十年里,由于战争的破坏,朝廷官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比这更可怕的是秩序失衡、人心丧乱。
为了通过教育重新收拾人心、建立伦常,以朱熹和张栻为代表的理学家,以书院作为传播理学的基地,从而推动了书院制度在南宋正式形成。
朱熹
南宋时期的书院,基本确立了三大功能:讲学、藏书、供祀。
讲学和藏书很好理解,而供祀指的是供奉祭祀。一般,书院里设有“礼殿”,也称为“孔子殿”,其中供奉着孔子及其72名贤徒。
此外,“礼殿”还要供奉本学派的大师,有功于本书院的乡绅官宦以及可以效仿的忠臣、学者等等。
这样,“礼殿”的“供祀”活动也就成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除了,“礼殿”以外,书院通常还设有“讲堂”、“斋舍”、“书楼”等其他建筑。
在管理上,除了设有“山长”、“堂长”等管理人员,还有“讲书”、“书录”等业务人员。
在南宋150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共兴建书院442所,超过过去历代的总和。而以后历代的书院,基本都没有跳出南宋书院的格局。
白鹿洞书院
三、元:书院的扩张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统一全国,也实行了许多令人抵制的政策。
按照一般的认识,蒙元统治者既然长时间叫停“科举”,那么对培养读书人的书院,他们也应该持否定态度才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蒙元统治者对发展儒家文化和建设书院都非常重视。
在元朝统治中原的98年之内,一共新建书院282所,修复书院124所。清代学者朱彝尊在《日下旧闻》中称:“书院之设,莫盛于元。”元朝反而是书院发展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
嵩阳书院
至于为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元朝统治者认识到了读书受教育在稳定人心、维系统治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他们非常推崇朱熹、张载等理学大师,积极的新建书院,推广讲学活动,以图恢复被战争所破坏的儒家伦理纲常、社会次序。
二是南宋遗民中的读书人对于蒙元统治的排斥,使他们倾向于避世搞教育。
受南宋理学的影响,许多读书人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夷夏之防”的观念,耻于在元朝为官。于是他们选择了归隐山林,开设书院,讲学授徒。
而元朝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因势利导,加大对书院和其师生的政策扶持。
如规定“州县学以及书院,凡生徒肄业于是者,守令举荐之,台宪考核之,或用为教官,或取为吏属。”(《元史·选举志》)
意思是说书院里面的学生,毕业之后经过官府的考核,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岳麓书院
而因为元朝疆域面积广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统治者还把书院推广到了帝国的边远地区。
可以说,书院在元朝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只不过,因为朝廷的干预,它越来越脱离私学,表现出官办的特点。
四、明代书院的辉煌
明朝建立之初,大力兴办官学,发展科举,形成了所谓的“八股取士”,对倾向于自由的书院并不感冒。
然而从弘治年间开始,朝廷放开了对书院的禁令,使得许多在科场上失意的读书人重新投入书院,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
明代兴办书院者,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王阳明。他改革了书院的教学方式,分为“讲学式”和“考课式”。
王阳明
“考课式”将官办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书院实行月课月考,学生的课卷经过山长品评,送当地的知府审查,确定等次,发给“奖学金”。
此外,明朝皇帝也大力支持新建、修复书院,还恢复了对书院赐匾额、赐书等礼遇。
明朝国祚276年,共有书院1962座,这个数量超过了唐以来历代书院的总和。
而且,这个记录,还是在明朝三次禁毁书院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说,明代时的书院,进入到了又一个辉煌时期。
东林书院
五、清:书院的消亡
进入清代以后,书院逐步“官学化”,其经费来源、山长的任免、学生管理等等都要受到当地官府的影响。
而在官方的扶持下,书院也走出了山林,在城市和乡村普及。据统计,清代的书院数量,已经达到了5000所以上。
但是,正因为书院成为了全国最为普及的教育机构,它就不可避免的沦为了科举的附庸。
所以,尽管清代书院数量之多,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晚清时期,书院陈旧的教学内容,已经严重脱离现实、脱离时代。朝堂上下对改革书院为西式学堂的呼声越来越高。
古代书院
1901年,光绪帝下诏:“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书院被废止,走完了它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这个时期正是其数量达到巅峰之时。随着书院的突然戛然而止,它也成为了一种永远的文化记忆。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