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甲骨文的视角讲讲从野猪到家猪的驯养史。
考古和基因研究已经揭示得很清楚,狼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动物,猪是第二个,迄今也有上万年的历史了。
距今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猪首龙。尽管这可能是对北斗七星的模拟,是中华龙图腾的早期雏形,但对猪的崇拜是显而易见的。
那时的猪还是野猪,应该是狩猎所获,不是圈养的。
这从猪首的骨胳结构就能看出来。
从野猪到圈养的原始家猪,再到现代家猪,其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钵上也有野猪的刻画图案,非常形象,栩栩如生。这应该是人类早期最高水平的线描画了。从画中也能清晰地看到那时的猪长什么样。
河姆渡时期的猪是野猪还是原始家猪?
从身体结构看,应该是原始家猪。可见约700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已经开始圈养家猪了。
甲骨文字起源于早期的石刻文、骨刻文、陶刻文,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也可以追朔到约8000-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时期。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当然是早期文字的集中展现,但并非最早的源头。我们把甲骨文中有关猪的文字整理一下,也能清晰地看到从野猪到家猪的驯养历史,而且更形象。
彘的甲骨文从上图看很形象,就是狩猎获得的野猪。《西山经》说“竹山有兽焉,名曰毫彘。”可见彘就是野猪。《说文》讲“后蹄废谓之彘”,这应该是到了汉代,对捕获的野猪废后蹄,以免其逃跑或伤人的缘故吧。总之最初的野猪被称为彘是毫无疑问的。
豕的甲骨文从上图文字象形看,应该与考古研究所认为的原始家猪相近。《说文》讲“竭其尾故谓之豕”,是否是说圈养的野猪都被截断了尾巴?应该不是。豕的时代应该就是河姆渡时期的原始家猪时代,因为此时的野猪已经经历了人类几千年的圈养,其尾已经开始退化为短尾了。长期不奔跑,其尾的作用就逐渐退化。
豨没有甲骨文,只有金文,可见此字出现较晚。《说文》讲“古有封豨修虵之害”,这里的封豨修虵(蛇)语出《淮南子》,指南方吴楚之地的野猪和蟒蛇。《方言》说“猪,南楚谓之豨”,可见吴楚之地并不称野猪为彘,而是称豨,或者称野猪中体型巨大,凶猛异常的一个品种为豨。
豭的甲骨文从上图看很形象,就是指公猪。这个字在篆书中才加上了叚旁,属于六书造字表读音。我多次讲过,甲骨文的时代,并没有什么六书一说,只有象形字,包括指事和会意,但绝没有什么形声字的。在这一点上,陈独秀先生与我观点相同。秦统一文字的时候才出现形声字。《说文》讲“豭,牡豕也。”古代讲公母专用于指人的姓别,动物讲牡牝,即雄性和雌性。
豖(chù)的甲骨文从上图文字象形看,《甲骨文合集》第6611甲片有“贞,燎三豖”的卜辞,可见此字为阉割公猪,以火燎消毒。
今天我们都讲豢养一词,豢是指用人吃的谷物养动物。实际上,从豢的甲骨文从上图文字象形看,豢是给动物接生的意思。豕的肚子里有子(小猪),双手捧着,非常形象的。古人既然养家猪,自然就存在繁殖的事情,这很好理解。
豚从上图文字象形看,指小猪,就如同前面讲过的驹指小马,狗指小犬,都很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日常食用的猪,除了狩猎的野猪外,家猪多数时候是吃小猪,真正的成年猪主要是用来熬油的。这是因为圈养的猪太肥,油多。猪的篆书从上图文字象形看很形象,右边是煮,就是煮油的意思。猪这个字只在篆书中出现,可见家猪在战汉时代才成形。这一点也能从出土的战汉时期陶制的猪圈和陶猪得到印证。
用成年家猪所熬的油主要用于点灯照明。要知道,宋代以前,人类是不吃植物油的,因为不炒菜,也很少吃动物油。大约在周代开始,动物油用于调味,这倒是多见于《礼》的,但那时没有炒菜,只有蒸煮,油脂作用不大。
还有一个字是豪从上图看,字形很形象,建较高大的建筑养豪猪。《说文》讲“豪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可见豪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豪猪,也叫箭猪,脖子上有箭一样的硬豪(鬣)。这种豪猪今天还有。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