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二年(1042)的科举考试,这一年王安石21岁。
考完后,主考官们一致的意见是:第一名王安石,第二名王珪,第三名韩绛,第四名杨寘。当然这是内部消息,而当时对自己夺魁满怀信心的人却是杨寘,史载他“就试毕,负魁天下望”。杨寘的哥哥杨察是宰相晏殊的乘龙快婿,将放榜时,杨寘沉不住气了,他求哥哥杨察帮他打探消息。晏殊第二天入对时打听得知杨寘排在第四,杨察赶紧将这一消息偷偷告诉了杨寘。当时杨寘正在酒馆里跟朋友们喝酒,听到这个消息,“以手击案,叹曰:‘不知哪个卫子夺吾状元矣!’”——不知道是哪头驴夺走了我的状元!(宋人口语中,“卫子”即“驴”)结果过几日放榜,杨寘却赫然高中状元,而王安石却位列第四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关键就在于这次君臣间的“隔空谋面”。
当主考官们将排好名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宋仁宗裁定时,仁宗当然是先看王安石的试卷。试卷里使用了一个典故:“孺子其朋。”宋仁宗一看这个典故很不高兴,说“此语忌,不可魁天下。”为什么呢?原来“孺子其朋”出自《尚书·洛诰》:“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这是周公辅佐周成王时,教育周成王的话,意思是:“你这孩子啊,今后和群臣要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周成王是周公的侄子,当时周公50多岁,乃是摄政大臣,周成王刚刚即位,才12岁。所以“孺子其朋”是长辈教育晚辈的口吻。可是此时的宋仁宗已经30多岁,在皇位上也待了20多年了,看到王安石年纪轻轻的,却以长辈的口吻说话,心里反感。另一个原因恐怕更重要,这句话让他想起来初登帝位时太后听政的情形,自然排斥。王安石不适合做状元,谁比较合适呢?宋仁宗就拿起第二名王珪的卷子来看,觉得不错,可以当状元,但王珪是在职干部,按照规定,“有官人不为状元”。接下来第三名韩绛也是在职考试,于是仁宗皇帝又拿起第四名杨寘的试卷来看,“欣然曰:‘若杨寘,可矣。’”结果杨寘就这样成了状元,而王安石与杨寘掉了个儿,成了第四名,这件事情不久就被传开了。王铚《默记》中评价说:杨寘在酒馆里失态大骂时,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够得状元。而“荆公生平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王安石一生都不曾谈论过自己本应考中状元这件事。
所以王铚紧接着评论了一句:“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而增重耶!”
视若无物,静若无事,不屑是一种品格。这种不屑,是要有俯瞰千古的气量来支持的。
在王安石的心中,科举考试只不过是取得出身的一座桥梁而已,他没有必要为了这阴差阳错的排名——也是“虚名”——大动肝火。他的目标要大得多,是要做与天地争辉的伟人,要做平治天下的千古名臣!
两年后,王安石回江西抚州老家探亲,写了一首诗,诗中说道:“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忆昨诗示诸外弟》)
大意是说,天下的读书人纷纷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对我来说,参加科举考试,为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为了能够钓上一个小小的官职,拥有一份工资,这样就能够养活家人,让老婆孩子高兴而已。那他看重的又是什么呢?在这首诗中他也说得很明白:“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
王安石自16岁之后,就猛地醒悟到:日月如转轮,青天无停晖,如不树立持志,必将终生无成。而此时已在北宋政坛上开始崭露头角的王安石,脱略少年意气,胸怀千秋之志,希望成为像上古时代稷、契那样的千古能臣,与他们先后交辉于史册!
作者:陈昂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