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古风的不同理解
古风这个词,到底要如何定义,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中是不同的。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因为在诗词方面涉猎稍多,看重的肯定是“古风”在诗词方面的定义。我们说李白“好为古风”,在这里,肯定是指李白的诗歌形式趋向古体,李白的诗歌意境近于庄屈。
也就是说,在诗歌群体中来说,“古风”是一种诗歌的风格,类似于“魏晋风骨”、“汉唐气象”之类虽然是虚无,却能感受得到的情感表达。
那么在年轻人心中呢?“古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就不仅仅限于诗词了。古风文化名字里虽然有个“古”字,实际上是一种新文化。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经过不断的发展磨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
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新音乐、新文学、新绘画,这就是“古风”。
但是这两种都不是题主提到的文学体裁。
那么有没有一种文学体裁叫“古风”呢?有,而且在诗歌群体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并没有官方认证——但是在古诗词爱好者中是通用的指称。
诗歌创作者将区别于近体诗的古体诗称为“古风”。
出于格律划分的需要,中国古诗在平仄格律这个大的规则下,分为两大部分。遵守平仄的我们称之为“格律诗”,但是这个总结区分实际上在唐朝平仄划分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唐人将符合平仄格律的称为“今体诗”。到了宋代,自然不能称为“今体”,就改称“近体诗”,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和“今体诗”对应的自然就是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体诗”了。而在有了这种区分之后,中国传统诗人一直就把古体诗简称为“古风”。
这个称呼,有传承,但是没有认定。而“古风”作为年轻人新文化,却是有认定,没传承。
所以,“古风”在文学意象方面是指古意,但是在文学体裁方面就是指代“古体诗”。
古风和赋、词牌的区别
那么题主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因为古风是古体诗,那么它和“赋”的区别就很明显。赋是先秦散文和押韵、对仗相结合的一种小文体,在诗歌色彩消失之后,就变成了散文,失去了音韵节奏感。而古风就是诗歌,虽然不遵守格律,但必然遵守高低起伏、有节奏感、押韵这三个诗歌基本要素。
打个比方,这就是现代诗和现代散文的区别。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古风看作是文言文版的现代诗,那么他和“诗词”的区别在哪?它本身是诗,自然谈不上与诗的区别,我们主要看它和词牌的区别。
词牌的起源“曲子词”和古体诗是一个路数,其实所有的节奏韵文都是从歌词演化而来,只不过诗发展得久,规则不断出现,直到格律的形成彻底从歌词进化成为吟诵体。而古体诗虽然不守平仄关系,但无疑也被格律影响,在音乐的加成下演变成为固定音乐格式(词牌名)的词牌和没有音乐的古体诗(律古)。
所以古风和词牌的区别在哪?词牌有词牌名固定格式限定,平仄、韵脚都必须严格合律。也就是说,词牌虽然不是格律诗,但是和格律诗一样同属于格律体。
古风虽然也受格律影响,成为律古,但是并不是格律体。我们今天来写古风,还是可以格式随意,只要有节奏感、有押韵、朗读起来通顺即可。
相对而言,在格式上最随意的诗歌形式就是古风和现代诗了。只不过一个是文言文意象,讲究“古”,一个是白话意象,讲究“潮”。
而格律诗虽然格律严谨,但是只有几种格式,不算复杂。相对而言,词牌才是限定最多的格律体,词牌名上千,写的时候一个字都不能错的——否则就变成了古风,失去了挂词牌名的资格。
新古风与伪古风
那么,是不是我们创作旧体诗(古诗),只要不合格律,就能称之为古体诗,进而称之为“古风”呢?
——这岂不是不学格律的大好借口?
从概念上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那些堆砌古词的作品,我们另有一个称呼:“伪古风”。
这个词看上去是贬义,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因为在今天,所有仿古之作,其实都是“伪古风”。
不管你的心境多么古旧、高远,你总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精致发达的社会里,我们再也回不到春秋战国,强汉盛唐的时代。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开倒车,那么我们的文学风格也不可能再呈现出那种原始的古朴。
所有古风皆做旧,其实就是“伪古风”。
这一点,其实从唐朝之后的“律古”开始,一直就是这个样子。
并非单单只是现在小年轻们的古风文学才是“伪古风”,虽然他们的更加浮华、空洞,但是真实意义上的古风,实际上是我们都达不到的意识回归。
就好像一张白纸吧,都已经画满了印子,橡皮擦再好,也擦不回开始的样子了。
这一段可能对有些朋友理解有点难,我们举个例子,大家自己体会。
真伪古风
清朝的王夫之很喜欢写古风,但是这个时期已经是律古之后很久的事情了,我们看他一首作品《杂诗》: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是不是很有味道,比我们今天很多古风作品是不是强多了?“悲风”、“边马”、“匣中刀”、“风雨鸣”等等,像极了如今那些高端古风作者的作品,既有味道,又好理解。
我们再看白居易的一首古风《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閤,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这种味道就完全不同了。真正的古意透空而来,比起这首诗,王夫之的《杂诗》就太新了。白居易的诗难懂吗?也不难懂,字词上也没有难度,但是组合出来之后的意向就明显更加高古。这是白居易的时代比王夫之更早的原因吗?
并不是。因为白居易时期,格律同样是成熟的,律古也已经形成。但是白居易的古风没有那股精致味道。换句话说,老白的诗是真正按照古风的况味写的,而王夫之的古风实际上是按律诗写的,从思维底色上就更加精致、入世。
从格式上来说,两首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都可以称之为“古风”。
但是从意境上来说,白诗是古风,王夫之的就只能算“伪古风”,虽然比我们今天的大部分作古风文学的人要好得多,但是也只是“律古”而已。
这种区别,用玄乎的话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才能分辨出来。
古风不是垃圾筐
古风不是垃圾筐,不要不合格律就往里装。
最后,“古风”这个词因为没有确切定义,指古体诗,指新文化,指古意象,都是因时就势,要根据读者或者创作者自身的领悟能力来区别划分的。
你是新古风爱好者,当然什么都可以称为古风。
我是旧古风爱好者,我觉得除了汉唐之前的作品,没有能称作真古风的。
这些都没错,这并非近体诗和古体诗这种非黑即白的争论。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