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杰出的谋士,比如说诸葛亮 荀彧 荀攸等人,他们都有神鬼莫测之能,洞察天下之术,但是在这些谋士里面有一个画风不太一样的,他就是曹魏的著名谋士——贾诩。别的谋士大多数都为主尽忠,出的都是“阳谋”,但是贾诩专门为己谋身,出的不少都是“阴谋”,而且当贾诩走向人生巅峰成了太尉的之后,还遭遇了孙权的嘲讽,所谓:“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为什么孙权要取笑贾诩呢?
贾诩是汉末三国时期超一流的智谋之士,陈寿对其评价是: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是张良、陈平之流的人才)。从当时的资历和名望来说,贾诩也是很高的。但是贾诩此人,或许也是三国时期的谋士群体中,最令人诟病的一位了,一生没啥理想,只为明哲保身,为了活命他不惜天下大乱,有“毒士”之称。
纵观贾诩的一生,他的思考方式往往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在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将贾诩封为三公,拜贾诩为太尉,当时贾诩先生之所以能够被封为三公,其实理由也比较简单——他帮过曹丕。之前曹丕曹植争夺储君之位,让曹操非常头疼,要说曹丕虽然也不差,但是曹植明显更具文学才华。所谓:“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曹植的文学才能让曹操非常喜爱,所以一度也是想传位给他。自古以来长子的地位容易受到威胁是常态,曹丕当时就寻求贾诩的帮助,毕竟贾诩这货从来不站队,也不参与朝廷斗争,他说的话曹操还是能听的。
“太尉”一职,在当时可以说是位极人臣,非屡屡立下大功之人不可得。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自曹操起兵之时就跟随曹操,跟曹操一起制定了统一北方的战略蓝图,又为曹操推荐了许多不可多得的人才,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荀彧对于曹操,如心脏一般重要。然而即便如此,荀彧也只是在死后被被追赠“太尉”。不提贾诩投奔曹操之前做的事,他对曹魏有何功劳?支持官渡之战偷袭乌巢;参与平定西凉马超、韩遂;此外就是暗助曹丕为嗣子有功。曹丕凭此功劳就将贾诩立为“太尉”,私恩重于国恩。
在那个纷纷扰扰的乱世,贾诩主公一直在更换,最后善终,也是有他的能力所在。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