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所说的是朱瞻基,明仁宗是朱高炽,明宣宗是朱瞻基,明仁宗当了九个月皇帝驾崩了,所以仁宣之治的首功是朱瞻基。
可是,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却被清朝黑得一塌糊涂,说他是促织皇帝。
促织,就是蟋蟀。朱瞻基喜欢斗蟋蟀确有其事,但仅仅是闲暇之余的业务爱好而已,无需过多指责。
然而,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对前朝可劲地黑,不遗余力地黑,抓住皇帝“小嗜好”无限地放大,放大,再放大,于是“嗜好”成了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结果,朱由校被黑成了木匠皇帝,嘉靖黑成了不上朝皇帝,朱厚照黑成了豹房皇帝,朱瞻基则成了促织皇帝。
清朝皇帝就完美无缺,没有黑料吗?不是的,随便举个例子,康乾盛世的乾隆,人称“游玩皇帝”,一生六下江南,每次耗费巨大,劳民伤财,乾隆还喜欢到处题字,乱涂乱画,破坏了名胜古迹。
乾隆还是个风流皇帝,处处留情,临幸了夏雨荷之后,就始乱终弃了,可怜夏雨荷生下了紫薇之后,终因相思成疾,默默离世。
乾隆皇帝之后的这些皇帝黑料就更多了,同治皇帝喜欢嫖娼,得了天花而死,雍正皇帝喜欢仙丹,吃了仙丹而死,咸丰皇帝喜欢逃跑,遇到事情就知道跑跑跑……
回归正题。再来说朱瞻基。
“促织天子”的恶名之所以传播甚广,与一部清朝著名小说有关,这部小说就是蒲松龄的鬼怪小说《聊斋志异》。
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皇帝喜欢斗蟋蟀,摊派任务要求各地进献好的蟋蟀,有一个地方官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妻子看见了之后,求助于巫婆,在神的指点之下,终于抓到了一只上等蟋蟀。
然而,顽皮的儿子不小心弄死了蟋蟀,儿子闯了大祸之后,投井自杀,后来,儿子鬼魂化作了一只好勇斗狠的蟋蟀。
后来这只蟋蟀献给了皇帝,地方官因为获得了丰厚的奖赏,升了官发了财。
蒲松龄说的这个皇帝,就是朱瞻基了,不过,这篇小说应该改编自《明朝小史》,《明朝小史》记载的事,与蒲松龄的出奇的相似,只不过放跑蟋蟀的是官员的妻子,随后上吊自杀了,官员见老婆死了,也上吊自杀了。
不可否认,朱瞻基喜欢斗蟋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下面的这些官员投其所好,到处高价收购蟋蟀,一时间造成了蟋蟀价格猛涨的局面,但并未造成过于恶劣的影响。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但是难堵悠悠众口,所以皇帝还是不要有爱好为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