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汉人来说,2020年农历春节一定是个终身难忘的回忆。
2019年12月末,汉口华南海鲜市场出现不明原因原因肺炎感染病例。2020年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一号通告称:自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大疫临汉,全城封锁。而我也作为一名留守医院的临床医生,停在了这座生活多年的城市里。
往日摩肩接踵的江汉路冷清萧瑟,曾经一位难求的网红店空空如也,口罩成为了面对病毒最紧缺的盔甲。在隆冬潮冷的雾霭中,武汉人民骨子里澎湃着火热悍勇,被紧张与沉默替代。
武汉空荡荡的街道(作者 摄)
1
1月22日,武汉封城前日,我刚结束在医院的24小时班,回家倒头就睡。
等我重新恢复意识,已经是23日早上九点半,此时距离武汉封城正式执行只剩半小时,武汉周边无数条毛细血管般的小路上正疯狂漏出回家的人流。
从家里的窗户往下望去,汉口青年路客运站门前黑压压地站满了人,人们带着仓促准备的口罩,焦急而茫然地打探着出武汉的大巴车次。
车站门口,警察组成铜墙铁壁般的人墙,戴着双层口罩的保安挥舞着对讲机,向询问的旅人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个无奈的事实:"最后一班离汉大巴已经出发,马上车站就会关闭。"
1月23日上午,青年路客运站外无法返程的人流(作者 摄)
我急匆匆地跑下楼,想去超市里买点东西,正好碰上青年路客运站外无法返程的人流。许多人边走边拿着手机联系家人,各色口音里有哭腔、有安慰、有愤怒、有沉默。在青年路绿化带旁,拦出租车的手摇摆成起伏的海浪。
一大早,超市里抢购的人群(作者 摄)
等我逆着返程的人流来到超市,发现货架前早已挤满了前来带着口罩的市民。正提着手上抢来的萝卜玉米,我接到了主任的电话。
"目前科里的防护用具基本空了,好在浙医二院的兄弟们有先见之明,老早给我们搞了100套防护服。现在货马上送到武汉了,科里人手不够,辛苦你一定尽快把防护服取回来!"
昨夜,院里的发热门诊已经爆满,候诊的队伍排到了门外的马路牙子上。
门诊的兄弟们把一切能用的防护都套上了,后勤职工甚至绝望地找来了已经过期的储藏口罩。住院部的临床科室也不约而同地决定,除了必要的留存,所有防护品一律先给发热门诊一线。
1月23日,武汉的桥梁隧道还没封闭,但巨大的物流压力已经显露出崩溃的前兆,发达的交通路网正在失灵。
捐赠者告诉我,包裹一到武汉就仿佛石沉大海,物流信息完全没有动静,负责运送的司机电话从来没有打通过。"目前我们只能大致估计物资到了武昌某处,但具体在哪,可能得麻烦你联系司机了。"电话那头带着软糯吴语口音的中年人抱歉地说。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打电话时间。
数不清多少次占线之后,电话接通了,对面传来一个无比疲惫的嗓音。
司机师傅告诉我,武汉郊区目前堵成一片,国道上出城的车流和进城的货车纠结在一起,蔓延成超过十公里的堵车洪流——到武昌,还要4个小时以上。
没办法,只能等。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发愣。
武汉封城后,只剩下一位顾客的连锁咖啡店
(作者 摄)
2
手机屏幕忽然亮了,医院的微信群里,同事转发来一条求助消息。
由于医院床位紧缺,维维也暂时没有确诊新型肺炎,她被安排在医院宿舍原地隔离。而小杨和另一位室友作为密切接触者,只能暂时住在科里一间带卫生间的值班室里,进行隔离观察。 很快,值班室同层的病房里,有病人确诊了新型肺炎。
根据院感规定,确诊病人所在楼层的病房要完全封闭,进行彻底消毒。"听说连天花板吊顶都要拆下来清洗消毒,我们肯定不能继续住了,但医院的宿舍就那么几个,全都是满的,能找到的都在江对面。"
封城之后,完全停摆的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地切断了公共空间里通勤人群的传播途径,但这对于需要及时赶赴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同样造成了巨大的不便,没有私家车的人,只能对着十几公里的上班路无奈叹息。
完全关闭的武汉协和医院负一层通道(作者 摄)
小杨也尝试联系过医院外的住宿。尽管她所在的医院位于汉口中心区域,周边酒店民宿众多,但春节将至,大多数酒店早已关门歇业,仍在营业的几家快捷酒店,也要求房客必须体温正常才能入住。"一听说我们是来长期隔离的,对方马上一万个不愿意"小杨苦笑:都能理解,毕竟都害怕传染,他作为酒店方更怕影响生意。而且就算对方让我们住,以每天一两百的价格来算,我们也承担不起……"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在心里努力回想着自己的哪个同学能帮上忙。忽然,手机振了一下,显示有电话进来——是送货司机的号码!我赶紧跟小杨道了个歉,表示自己晚再点打回去,随后接通了司机的电话。司机告诉我,货车总算挪进了城,但春节期间外地人员大量回家,武汉市内的如货拉拉车主这类的短途运输力量,只有平时的三成不到。因此,物资送达医院的终末运输段,只能由我来负责。当天傍晚,我驱车赶往武昌徐东城市广场。
3
我开着自己的小破车行驶过解放大道,平日至少需要40分钟车程的道路此刻却空空荡荡,只有零星的车撒欢地疾驰。
空旷的解放大道(作者 摄)
长江二桥上云蒸雾绕,冬日的水汽氤氲在斜拉索旁,我仿佛正行车驶入一场阴晴不定的梦境。当我抵达武昌徐东城市广场,就像误入了巨人的储物间。密密麻麻的货车塞在仓库外,满载的货物没有人卸载,司机们正操着粗粝的武汉话骂街。我在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这个堆成小山的市场里可能累计滞留了近十万件货物,而我要找的那100套防护服,就埋在这座山中。 联系上送货的司机时,他正靠着他16个轮子的老伙计抽烟,耳朵上挂着单薄的口罩,被掀到脸颊一侧。见我走来,他把烟头搓到一边,皱起眉头:"货就在车上,但现在整个市场就4个卸货工,其他人都走了。要想今天提货,只能上车,边卸边找。"于是,在武汉湿冷的空气中,我和这位司机师傅成了这个巨大的市场里,两个临时出现的卸货工人。在用叉车卸了接近两个小时后,我终于在货物最深处找到了那件无比珍贵的的包裹:整整五箱3M4515防护隔离服。来不及休息,我立刻把这五箱防护服塞进后备箱,驱车赶回医院。在那里,兄弟们已经不眠不休,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他们舍不得脱下身上仅存的防护服,为了减少个人问题,甚至穿上了尿不湿。
发热门诊的医生在转运病人(作者 摄)
返程路上,我致电联系发送防护服的货主,表示已经收到,电话那头的回答让我陷入长久的感动。
而提供防护服的货主得知这是发往武汉的物资,便主动用几年前的市场价卖了出去,几乎没赚钱。晚上8点,100套洁白的防护服终于到达灯火通明的医院,送到了感染病房一线战友的手中。它是隔离病毒的铠甲,是医疗战士们过年最重要的"新衣"。
终于带回医院的防护服(作者 摄)
4
客串了一天的货拉拉司机和市场卸货工人,我回到家里,躺倒在床上。点开朋友圈,看到医院的护士姐姐发了张照片:今天在门诊护士站,她收到匿名送来的零食与雪糕。"你们辛苦了,这一单说实话我不想跑,现在抢单看着地址是医院就害怕。但是想着我们不送你们连口饭都没得吃……你们不容易,加油啊。"穿着蓝色衣服的外卖小哥,把一个大大的隔热袋递给她。我给这条朋友圈点了一个赞。
匿名送来的雪糕(作者供图)
这时,我忽然想起来还没联系小杨,也不知道她的问题解决没有,我赶紧打了个电话过去。
原来在这期间,武汉的酒店业自发联合起来,集中封城期间各医院周围空闲的住宿资源,完全免费提供给疲惫的医务人员。
此外,武汉本地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也在封城短短一两天内,组建了十几个自发组织的"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爱心群"。热心的车主按地域区划入群,分别寻找对接邻近的医护人员,免费接送他们上下班。
远望灯火通明的武汉同济医院(作者 摄)
武汉的冬天很冷,但武汉人的心很热。这座拥有浩荡江湖气的码头城市,从来没有褪下侠义的豪气,对扛在最前面的医护人员,武汉人没有吝惜自己内心的那团火热。
疫情全知道
截至1月26日20时,全国已确诊新型病毒肺炎患者2065例,疑似2692例,死亡56例,治愈49例。
疫情地图及趋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