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崩坏”的时代
春秋时期的制度大体照搬周制,各个国家实行封建制度。这里的封建和我们平时放在嘴上的“封建思想”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狭义上的“封王国,建诸侯”。天子的小儿子和非正室生养的儿子,都会被天子授予领地,等到成年便去指定地点“就藩”。
这些被封到各地的诸侯,就是各国的国君。在法统上,他们从属于周天子,一切权力来源自自己的父亲/兄弟。他们的儿子被称之为“公子”,成年后,会同他们父亲一样,被分封到指定地点,成为“大夫”,而他们的次子则会成为“士”。这就是周朝特有的“宗藩制度”。
这套制度本身建立在“共天下”的概念上,周王室本身来源自西北,在东亚,尤其是南方属于标准的“外来户”。单靠周王子个人无法征服这么广阔的领土。所谓“合则两利”,周天子需要一支信得过的力量帮助自己打江山,这支力量就是周王室的分支家族。作为帮助打天下的回报,周天子会分享领地本身的赋、税、役分享给这些亲戚,允许他们建国,成为诸侯。
但是,血缘关系固然可靠,却会引发新的问题——同一对夫妻生育的兄弟,一个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兄长封君,一个是屈居从属地位弟弟藩属,那么弟弟如何能甘心?
在西周时期,周王室齐心协力,开疆拓土,长幼尊卑非常清晰,内斗相对较少,宗藩制度的弊端在这个阶段尚不算明显。但是,到东周时期,先祖“共天下”的思想接近消失,周王室内部,各诸侯国王室,乃至卿大夫之间内斗不止。在西周时期,每个等级的诸侯都有规定的礼、乐、服、车,什么等级贵族享有什么等级的规章。但是,到天下大乱的东周,这些规则被弃如敝履,强势的诸侯可以享受天子的礼仪;卿大夫们仗着手中的势力,公然使用国君级别的车马。
这个时代因此被孔子评价为“礼乐崩坏”。孔子真正想要拾起的并非是“礼”,而是“秩序”,时周朝曾经拥有过的“共天下”意识,各个级别的贵族愿意安分守己,让周天子“垂拱而治”。可惜,春秋时期的周制虽多有反复,却没能恢复到西周时的秩序状态。“庆父”正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
庆父事迹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礼乐崩坏”的春秋,庆父的所作所为依旧非常出格。其本人是鲁庄公的弟弟,按照法理属于大夫阶层。但是,他却私自与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极大地冒犯了兄长的权威。
庄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子般继位。由于公子般是哀姜的亲外甥,庆父便借助公子般外公去世的机会,让公子般前去吊唁。庆父乘机在半路将其截杀,并改立哀姜的外甥启为国君,是为鲁闵公。启才八岁,国家政权自然落入庆父和哀姜手中。鲁庄公的弟弟季友感到了威胁,赶快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去了。
哀姜和她的妹妹叔姜都是齐国公主,鲁闵公自然就是齐桓公的外孙。庆父借机与齐国达成政治联盟,彻底掌控鲁国的实权。
如果说事情到这里结束,那么庆父会以摄政的身份享尽荣华。可惜,人的贪欲无穷无尽,庆父借助齐国的支持和自己宗室的身份,在鲁国随意诛杀异己,弄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最后,更是直接杀死鲁闵公,自己登基成为鲁国国君。
两年内连续弑君两次,第二次更是将齐国国君的外孙杀死。这无疑惹来滔天之祸。齐桓公作为中原霸主岂能善罢?早在庆父借助齐国支持胡乱铲除异己时,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己”。
原本齐桓公想着等外孙成年,再着手铲除庆父,结果外孙不到一年就死了。愤怒不已的齐桓公集结军队要庆父好看。由于庆父之前的行为,让他在鲁国人心尽失,没有任何人支持他。这时身在邾国的季友发出讨伐庆父的檄文,并拥戴公子申为国君,国人热烈响应。
庆父见势不妙,连忙跑去莒国。季友带申回国,并立为新君,这就是鲁僖公。后来季友通过外交手段联系莒国,将庆父押解回国。担心遭受酷刑的庆父,回国前,便自杀了。
结语
庆父的故事只是春秋“礼乐崩坏”,父子兄弟不再信任彼此的一个缩影。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也是中国式封建逐渐走向死路的一个标志人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