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传承了五千年,在这五千年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因其博大精深,而被人们传承下来,其中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也是中华文化的一脉,俗语是古代老百姓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郎朗上口,有的是介绍农事的,有的是描写民间生活的,有的是讲习俗的,有的人是说为人处世道理的,这些俗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这句:“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叼食”,表面是描写生活的,实际上说的却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和对于生活的态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句俗语的意思吧。
冻死不烤灯头火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一个人就是冻死也不要去借助灯头火去取暖。这句话是有特定时代背景的,在过去贫穷的农村,电器还没有普及,所以人们晚上就靠点煤油灯和蜡烛照明,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就会有调皮的孩子灯火烤火,这时候大人就会阻止,因为在小小的灯头上烤火,会被认为是一种极没有出息的行为,全家都依靠这小小的油灯或者蜡烛来照明,为了取暖去捂住火头,影响了大家的光亮,是很自私自利的举动,而且那么小的灯火,也没有多大的热量可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老人们便用这句“冻死不烤灯头火”来教育下一代,不要做自私自利,没有出息的事情,做人要有志气。
饿死不吃猫叼食
表面意思就是,哪怕快要饿死了,也不能去和猫去抢食物,或者是吃猫剩下的食物。猫的食量很小,每次都是吃那么一点点,所以即便是抢了猫食,也无济于事。古人曾云:“人不吃嗟来之食”,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动物会吃人抛弃的食物,但是人不会,人的尊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改变,所以与猫抢食是一种没有志气的表现。况且即使是吃了猫叼过的食物,最终仍然还是要被饿死的话,既失去气节,又保不了性命,就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了。其实,对于“饿死不吃猫叼饭”这句话也进一步告诫我们,再穷,也不要失掉了自己的骨气。
学习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当面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从草原起家,十几年内就用铁骑征服了无数的国家,远到西欧都不能避免,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但是在和宋朝对峙的这么多年却始终将宋朝彻底消灭,这也是很多蒙古人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等到后来他们才发现,汉人身上有一特殊的东西,这种东西让文天祥在蒙古军侵略南宋时,身为文人却也奋起反抗,率领士兵保卫京城临安。就算后来兵败被俘,面对凶残的敌人,宁死不屈,面对功利的诱惑,丝毫也不心动,最后慷慨就义,为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警示。陆秀夫一个小宦官,面对免费蒙古军的逼近,誓死不降,最后背着小皇帝投身大海。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在战争时期,就连日常生活人们也被这个东西影响着,东晋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上级派督邮来视察。有人劝陶渊明说,应该穿戴整齐再去见督邮。陶渊明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之后就辞官了。这种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刻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东西就是骨气,正是因为有骨气的人,才造就了有骨气的国家,古人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还短。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坚守自己的尊严,要有骨气。
小编有话说:丰子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动物的皮毛值钱,比如说狐狸;有些动物的肉值钱,比如说牛;有些动物的骨头值钱,比如说人。”我们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有羞耻心,有骨气的人不为了一时的享乐就去低三下四的求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会为了一时的财富和权势而阿谀奉承、点头哈腰。他们明白什么是有所未有,所以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自食其力,在坚定地信念中坚定做人的原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