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水浒传不是说农民起义之事,因为梁山好汉中,除了陶宗旺是农民之外,其他107人都不是农民。其实,宋清也是农民,他也种地。可即便如此,也就两位农民,数量太少了。
其实,农民起义只在士兵成分是农民,起义军的头领不一定要是农民,梁山大军主要成分是农民,这就足够了。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各人身份不一样,有的是教书先生,有的地方小吏,有的是艺人,有的是地方豪强,有渔民,有和尚,有猎户,有员外,有仆人等等。但是最多的,还是朝廷降将。比如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以及他们的副将等,原本都是朝廷将领。
很多人看到这些朝廷将领的表现很失望,因为他们前期都是对抗梁山的,即便被抓住,开始也是宁死不降,大义凛然的样子,可后来还是归顺了梁山,落草为寇,一心一意跟着宋江,甚至反过来对抗朝廷。
为什么朝廷将领会这样呢?为什么他们不能为朝廷尽忠呢?是他们贪生怕死、没有骨气吗?
其实,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两点原因。
首先,宋江主张招安。
每次朝廷将领被俘虏,宋江总是好言相告,说自己被逼无奈才这么做,说是仰慕将军威名等,这些或许都是真心话,也可能都是场面话,不过总有一句能说到这些将领的心里。
宋江道:“高太尉那厮,是个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了许多军马钱粮,他如何不见你罪责……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宋江这话,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是呼延灼回去的话,可能会被怪罪,碰上高俅那样的长官,轻则皮肉之苦,丢了官职,重可能会没了小命。
最关键的是,战败回去,高俅这样的人不会说你好。
高俅后来征讨梁山时,派出韩存保等十位节度使。韩存保与呼延灼一场恶战,从马上到马下,从陆地到水里,可以说很拼命。韩存保被捉,后来和被擒的党世雄被宋江放回,结果高俅直接要杀二人,幸亏众将求情,二人才保住性命,但还是被高俅发落到东京等待治罪了。
可想而知,如果战败的呼延灼回去,后果也不一定就能好到哪里去。
二是宋江主张招安,这就让呼延灼更踏实了。
既然以后要招安,那说明落草为寇只是迫于无奈,是暂时的。这就等于告诉呼延灼,宋江并不会反抗朝廷,以后还会招安做官,继续为朝廷效力。
既然以后还能为朝廷效力,那现在归顺就不代表投降,更不代表反抗朝廷。这样的话,呼延灼自然不用担心了,所以他才会归顺宋江,而不是选择为朝廷尽忠。
当然,说到骨气,梁山好汉还是有的。
比如,征讨田虎时,武松、鲁智深、刘唐、李逵、鲍旭、项充、李衮等人被活捉。乔道清命令他们下跪投降,几个人宁死不跪,更不投降,确实很有血性、骨气。
其次,作者设定如此。
水浒就像是剧本,作者就是编剧。所以人物怎么演,全看作者的设定。作者就是要108将聚齐,如果非要说这些降将没有骨气,没有尽忠,不是忠臣,那这就是抬杠了。
从人性角度来说,能有活下去的希望,谁愿意去死呢
如果朝廷降将个个被杀,其他被骗上山的李应、卢俊义也都寻死觅活,那成什么了?哪还有后来的108将呢?
再者说,连宋徽宗都没说呼延灼、关胜等人不忠,后人就更不需要去较真了。事实上,徽宗还挺信任呼延灼,征方腊后还让呼延灼做了御营兵马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