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家里的暖气就热了,北京的冬天也就这样伴着一场八级大风“呼啸”而来。虽然气温越低,起床就越困难,上班上学路就越难走,但您可千万别急着说“太难了”。别的不说,只要您试这几款老北京冬日限定美食,保您年年盼着过冬!
资料图 冯晨清 制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虽然现在北京一年四季都能发现它的身影,但放在“老北京”的时候,它可是一道正正经经的冬日限定美食。
资料图 新华/TAKEFOTO供图
据说冰糖葫芦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当时皇帝——宋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生病了,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李俊东 摄
除了王公贵族喜欢,冰糖葫芦也深得文人墨客的钟爱。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就专门给“冰糖葫芦”记下了一笔: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始建于乾隆五年)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糖炒栗子
要说老北京的冬天,除了冰糖葫芦之外,糖炒栗子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美味。
资料图 新华/TAKEFOTO供图
汪曾祺曾写到,“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
资料图 李刚 摄
老舍在他的经典之作《四世同堂》中,也对北京的糖炒栗子有着这样的描写: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
资料图 新华/TAKEFOTO
除了味道香甜可口,您知道栗子还有作药治病的效果吗?据了解,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它对人体的滋补功能甚至可与人参、黄芪、 当归等媲美呢!
烤白薯
除了烤肉,烤鸭,您可知道北京的“第三烤”是什么吗?是啦,那就是烤白薯啦!在冷风习习的冬天,一块烤白薯带来的幸福绝对远超它的价格。虽然烤白薯外表看起来脏兮兮的,但一剥开外皮,里面的 “金色宝藏”就露出来啦!民国徐霞村在《北平的巷头小吃》中用“肥、透、甜”三个字来形容它真是贴切极了!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鲁鹏 摄
虽然烤白薯听上去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旧时北京烤白薯的“家伙事儿”还是非常有特色的。“那时卖烤白薯的,用铁皮做个大圆筒,在里面涂抹着泥又在周围安装上一个二层的烤架,中间升上炭火,烤熟了,那香味能够飘出很远。卖烤白薯的主儿吆喝着‘烤白薯,热乎的……’”怎么样汪曾祺先生的这段描写,是不是一下就把您带回了小时候?
盆糕
说完街头巷尾就能见到的,咱们再来看看这不太常见的“盆糕”。虽然“盆糕”这个名字对年轻人来说听起来不是那么的耳熟,但它确实也是北京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
盆糕制作资料图 刘平 摄
据了解,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般在冬季经营盆糕。隆冬腊月,您若手垫木纸,来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既御寒保暖,又果腹健身。如果再遇上个大雪天,您不用吃,就是见到这情景,也难以忘怀。可谓是:"寒冬腊月雪花飘,门内青烟唤盆糕。旧京美食实难忘,不知今日何处销"。
盆糕制作资料图 刘平 摄
至于制作传统盆糕的工序,那可就太复杂了,一般人还真做不了。旺火炉子上烧着水,一个底部密布上百个小眼的大瓦盆坐在水盆上,将红枣铺在瓦盆底部后,再将混合均匀的黄米面和花芸豆撒在红枣上面,利用水汽将黄米面慢慢蒸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不能让多余的水汽跑掉,还得用薄竹片插入盆糕边缘防止粘连,然后再铺红枣,再撒上米和豆……果然,没有什么美味是可以轻易得来的。
涮羊肉
最后,咱们再来说一道老北京冬日必备的“硬菜”——那就是涮羊肉啦!
两位外国游客在北京前门地区铁树斜街的一家火锅店品尝北京涮羊肉。新华/TAKEFOTO 供图
北京人一向对羊肉情有独钟,北京的羊肉菜肴也驰名中外。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北地苦寒,当时届严冬、北风呼号或大雪纷飞之日,吃上热量高的食物可以驱寒暖胃、温中补虚。羊肉在这方面功效显著。
二是:中国北方大城市大多有回民世代聚居,北京的牛街等回民聚居地尤为古老。回民过去在城市中多以餐饮为业,且技艺精湛。北京美食清真占的比重很大,所以羊肉的吃法自然也异常丰富和别致。
市民在牛街聚宝源牛羊肉店门买羊肉片。胡铁湘 摄
北京的涮羊肉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吃,虽然其起源传说很多,但这种吃法真正定型并发扬光大,还是得益于民国三年(1914年)开设于东安市场内的东来顺,因为以前只有什锦锅子、菊花锅子等,并无现今涮羊肉的吃法。东来顺的老板丁德山头脑灵光、经营有方。他从口外进来小羊,在北京用精饲料喂养一年,待膻气脱尽,膘肥体壮后才上市。选肉更是精益求精,只要大三岔、小三岔、黄瓜条、磨裆等几个部位。丁老板又用重金聘来当时切肉最好的老字号正阳楼的师傅,切出一盘盘红白相间、其薄如纸、入口即化的鲜肉,令这简单的涮羊肉一跃成为北京的高档美食。
这些老北京冬日美食是不是光看看都觉得要流口水了呢?如今立冬已过,还没吃的抓紧安排上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