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国界,心中有世界”这句话是50岁的高洪伟率领他的京西太平鼓队训练、表演的座右铭。太平鼓,外形像把团扇、扁扁的形状又叫单鼓,寓太平安乐之意。2006年6月9日,京西太平鼓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26日,当时只有38岁的高洪伟成为北京最年轻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此,小小的太平鼓从京西大山深处走向了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敲响在国际舞台。
家传渊源培养出太平鼓传承人
早在唐朝武则天时宫女中即有打太平鼓的。而太平鼓流行于北京,则是明代。据《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高洪伟说,历史上京西门头沟一带流行的太平鼓,是来自滿族妇女歌舞的集体舞。早年间,这种舞是没有男人跟着掺和的。男子也来击打太平鼓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是近百年才兴起的。老百姓打太平鼓不仅可以拱托节日气氛,还可以反映出北京地区节日的习俗。
今天,太平鼓这项国家级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是50岁的高洪伟。他的功底来自于高家三代,是名符其实的门里出身。幼时的高洪伟就象个小尾巴跟在村里的打鼓队满世大街跑,他的奶奶和父亲都是太平鼓的高手。成年后他从父辈那里汲取了创作思路,拓宽了表演程式。同时,也影响和吸引了同伴们跳起太平舞。在对舞蹈改革时,高洪伟把京剧的唱念做打融入其中,使得表演更有活力更加大气。京西太平鼓在表演时成双成对,一边击鼓、一边抖环、一边闪展腾挪,很有京剧武生的风范。真正是“人舞鼓、鼓缠人”甚是好看。
2005年,随着京西太平鼓的一炮走红,高洪伟的团队也对太平鼓进行了改造。几百年来京西太平鼓一直延用白色的鼓、过于清素。为了增加视觉效果,他们在鼓面上绘上了大红牡丹花和火炬。还改革了鼓的尺寸,使男子持的大鼓重量达五、六斤重。打起来雄风飙起分外阳刚。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让高洪伟体会到,拿到“非遗”可不能固守老规矩,总这样“非遗”就没有生命力了。
擂起太平鼓走出大山来
如今,京西太平鼓已经从最初的田间街巷逐渐登上了艺术舞台。从小众的自娱自乐成为节日庆典活动服务的艺术形式。高洪伟小的时候瞧着奶奶和爸爸打太平鼓,他13岁起就跟着父亲到处去表演太平鼓,先后参加过地坛、龙潭湖庙会和草桥的花会,別看是个小孩亦有不俗表现。高洪伟天生就对太平鼓这门传统艺术特别酷爱,再加上奶奶和父亲的亲传身教,和自身不断的实践与创新掌握了高超的太平鼓技艺。后来,在他父亲病卧在床、情况下,高洪伟毅然肩负起传承技艺的整理。并于2006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这些年来,高洪伟通过太平鼓传承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了太平鼓骨干一千多人,他个人和团体演出几百场。还录制了教学光盘做普及。
笔者问及高洪伟小时候和他一起学打鼓的小伙伴多吗?高说,那太少了,跟我一块学的不出三四个。高洪伟那点本事全是听爸爸给其他大人上课时学来的,那会儿连玩带看慢慢的产生了兴趣。他只清楚记得在跟父亲学艺以前,村里并无男人打太平鼓,过去这是女性的专利。不象现在男女演员和睦相处,绿叶红花的演出生动、好看。团里的成员人人对集体有感情,纪律性强保障了演出顺利进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太平鼓去过美国、澳大利亚、捷克、丹麦、韩国、爱沙尼亚和我国的台湾,受到中外人士的热烈欢迎。
传承人意犹未尽说打鼓
高洪伟说起太平鼓是滔滔不绝。他说,太平鼓起自明代盛自清初。京西太平鼓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年间,击打太平鼓象征着“太平安乐”,早期击打太平鼓的全是女性,有男性参与也就近百年的事。人们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北京地区又叫太平鼓为“迎年鼓”。在每年的腊月、正月最为活跃。敲响太平鼓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也折射了当地节日的习俗。
高洪伟介绍,太平鼓有完整的肢体语言,比如妇女缠里面形成的“扭劲”、“颤劲”,男性特有的“刚劲”、“艮劲”,和男女追逐表现的情趣。力求在耍鼓、步伐、队形、变化等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理念。
说起表演的道具,高洪伟介绍说,太平鼓是一个安有手柄的单面鼓,鼓沿上还安有若干铁环。圆形鼓面用羊皮蒙成,鼓沿上配以红色绒球和闪闪发光的小铁环。耍鼓时,演员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咚”的鼓声和“哗啦啦”的铁环撞击声,清脆悦耳。跳舞时人们结合舞步、使劲扭动腰肢,一边正面击,一边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也可以边敲边唱,主要是那些人物、典故、和当地的民间故事和小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