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拥有家室的人,可以说是对命运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在任何时候家庭都是伟大事业的影响因素,它要么是好的动力,要么是恼人的累赘。
先成家,后立业,这是最普遍的顺序。因为贤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孩子可以给人一种以无形的激励,促使丈夫或父亲因责任感而去创造出伟大的事业。这种在创业之前支付的家庭担保,可以实现以小搏大的效果;但是,奢侈的妻子和挥霍无度的孩子也会给人产生一种负担,这样的家庭仿佛是一座坚固的围城,就如《四十二章经》说的: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
在佛教看来,宅舍是牢狱,妻子是守卒,而子女无非就是栓在手脚上的锁链,深陷其中的人将永远也无法脱身,注定要劳苦一辈子。若想修行,非得抛妻弃子不可,要不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在晚年时离家出走?
哪些杰出人物选择了单身?
在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层出不穷,只有我们稍微留心,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单身度日。
教徒和僧侣自不必说,而哲学家与科学家中的单身汉却数不胜数。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与科学的始祖,他酷爱思考的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据说他曾钻进一个火炉子中沉思问题,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他与瑞典女王克莉丝汀娜关系暧昧,也曾有过一个夭折的私生女,但他从没有结过婚,大部分生涯都是孤单度日。
笛卡尔的后辈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也是如此。自从心爱的女友移情别恋后,斯宾诺莎便心灰意冷,退到阿姆斯特丹郊区去过独孤的生活,美国作家亨利·托马斯曾说“没有比斯宾诺莎更孤独的人了”,他在哲学上如此,在感情上也是如此。
叔本华与尼采,这对有趣的师徒也同样终生不娶。叔本华曾写了一篇臭名昭著的《论女人》,说“她们的毕生实际就是一个大儿童——是儿童与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的中间体。”所以,哲学家根本就没法跟女人讨论严肃的哲学问题,因为“对于女人,勉强可称作理智的东西几乎没有。”叔本华认为大多数哲学家不喜欢女人的原因就在于此,而尼采则用更为激烈的话说:“你要到女人那里去之前吗?记得带上你的鞭子!”——这两师徒单身一辈子,看来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哲学家之外,科学家也是单身的“重灾区”,牛顿、特斯拉、卡文迪许以及大名鼎鼎的诺贝尔都是单身汉。对于理工男来说,繁忙的实验工作是缺乏交际的原因,而不解风情的逻辑思维方式怕也免不了干系。传说牛顿曾向一个小姐求婚,脑子里想到的却是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甚至还把对方的手指当作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这样的理工男,真是活该单身了。
莱布尼兹与牛顿是杰出的两个单身汉
为什么越杰出的人越喜欢单身?
的确,那些对于大众最有益的发明与发现大都是出自未婚无子女的人士。他们在没有成家之前就已经立了业,而立业之后也就不再有成家的欲望了。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情感都嫁给了大众,并赔上了嫁妆。这些人并不向命运提交抵押品,他们就像是侨居于各座城市的短工,随时入职也随时走人,没有任何储蓄。他们奔走于各地,没有任何牵挂,只是在自由的寻找机会,一旦找到了机会,他们就会发财致富——当然也可能从此变成流浪汉。
有一些人,他们更喜欢过单身的生活,所以他们也只关心自己,并且认为未来是与自己无关的,他们关心的是当下。此外,还有一些人更为激进,他们把妻子儿女仅仅看作是要去偿还的债务而已。为了摆脱孤独而进行娶妻生子的借贷,其代价就是要用一生的辛劳去抚养妻儿,并且直到遗产交割给子女之后,这笔债务才算还清了。甚至,还有一些富有而愚蠢的守财奴竟以无后为自豪,因为那意味着他的财富完全归他所有,不需要为妻儿去进行支出。
真心喜欢过单身生活的人,大多是比较自我的,他们以自己的内心为主,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为了满足兴趣爱好,不惜放弃各种烦人的社交活动。更不用说,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去讨好一名异性了。
鲁迅说:“伟大也要有人懂”,杰出的人物往往领先于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为人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出现一个红颜知己来,实在是太难了。而如果跟一个思想水平悬殊,价值观念不一的人结合在一起,那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因此,许多杰出人物都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孤独到老。
许多人选择单身是因为太过于迷恋自由了
弗朗西斯·培根在《论结婚与单身》中说:“单身生活的最普遍原因是自由。”
其实,大多数人选择单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妻儿的负担太大,也不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因为太过于迷恋自由的感觉了。自由意志就是人保持快乐和轻松的状态,自由就是欲望的最终达成。对于那些妄自尊大、性情乖张的人而言,他们对各种约束都太过敏感了,甚至连身上的皮带或吊带都会被他们视为身体的枷锁。他们渴望摆脱任何羁绊,脱离人际关系的束缚,甚至心灵的挂念,使自己处于一种任性的自由状态中。
单身的人不必去考虑伴侣的所思、所想与所感,他只需要问自己作何思?作何想?以及作何感?自己的舒适被排到了第一位,不再去为了迎合别人而选择将就。他们过得问心无愧,这种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状态就是自由。
毫无疑问,当一个人决定摆脱单身时,渴望摆脱孤独的意志必然会超越他渴望自由的意志。热爱自由的人,即使厌恶孤独,在因爱情而烦恼的时候,也会怀念起单身的岁月来。因此,撇开缘分等因素不谈,一个人是否要过单身的生活,在于他更热爱自由还是更热爱伴侣。
喜欢单身的人也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最佳的主人和最好的仆人。但是他们不能成为最好的伴侣或国民,因为他们动辄远走高飞,而且几乎所有的负心汉和亡命之徒都属于这种情况——对自由的迷恋始终在左右他的行为。
如何看待单身的人?
在人的一生中,妻子乃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以及老年时代的护士。所以,愿意的话,人随时都有娶妻摆脱单身的理由。就连叔本华也承认乔伊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倘若没有女性,我们的童年将孤独无依;我们的中年将毫无乐趣;我们的晚年将缺乏藉慰。”
但有一位哲人被问到:“人当何时结婚?”时,他却回答说:“年轻时不需要,年老时不必要。”古希腊的这种哲学家并不少,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就埋怨诗人们不赞美爱神,为此,他借斐德罗之口为爱神作赞歌,但又通过苏格拉底的嘴巴说:
“第一,爱总是对某事物的爱;第二,某人所爱的对象是他所缺乏的。”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爱意味着精神上的缺乏,意味着需要通过一个对象来弥补自己。爱的终究目的就是追求美德,要从所爱的对象身上得到弥补自身缺陷的东西。有些哲学家则自诩精神圆满,不需要弥补缺乏,所以他们才说“不需要”和“不必要”。
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都不愿意结婚,因为社会给他们创造了充分追求自由和美德的条件。对单身人士的嘲弄和对男女失衡的担忧逐渐变为一种调侃而淡化开来,即使有父母一代的催促,年轻人之间也已经看淡。传统的“无后为大”观念在年轻人逐渐被佛系所取代——如果有缘分,谁都可以考虑脱离单身;而假如缘分没来,那么谁也都能够接受单身的状态。
其实进步的、开放的婚姻观念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结婚的自由,也有单身的自由。当社会能够以平常的眼光来看待两种自由时,社会的观念才算是进步到现代化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