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见面,王维巴巴地问了这件事,随手写入诗词却成千古思乡经典
王维诗画双绝,在中国文人中地位很高,苏东坡曾高度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除了诗、画,王维还精通音律,善于书法,可谓全才。诸才之中,以诗才最为显赫。
后世论诗,往往李、杜、王并称,人送外号“诗佛”。只因一生参禅,诗性空灵。就其半官半隐的人生状态来说,他的一生是矛盾的。做官的时候想要修行,修行的时候又必须做官。就这样半钓着。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王维取得了令后人仰望的成就,他的诗很少像杜甫那样涉及时代主题,也不像李白那样大悲大痛、大喜大乐,他的情感总是隐臧在诗歌之外,哪怕是写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比如那首《杂诗》。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五言精品之一。除了一个“绮”字稍嫌华茂,通篇明白如话,俨然口语,是一首民歌风味浓郁的作品。而且为了自然为上,诗人摈弃了有格律束缚的近体,采用更自由活泼的古体形式。
诗的主题很明确,思乡。诗人的表达很克制,也很含蓄。讲起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大堆话,口若悬河地谈及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这首诗精致的地方在于,诗人避开了常规化操作,将千头万绪的思乡凝聚于一点,做到以点带面,托物寄情。不得不说,诗人十分善于剪裁。
前两句写见到故人。老友相逢,肯定很激动,说了很多话。尤其是诗人离开故乡已经十多年了,那种欣喜狂乱,是一定的。故乡什么样了呢?诗人也一定问了很多。但反映到诗上,却只有淡淡的两句。
这两句以疑问脱口而出,而诗也戛然而止。故人未知的回答成为想象之外的事,诗也借此留下余韵。故乡多少事,多少风物,诗人单单取材梅花,一则说明诗人爱梅,一则说明家乡多梅,朋友未必是诗人,也会注意到。
诗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实则精心巧构,极善取舍,简单的四句白描,就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思乡之情。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王维是一个内心很平静的人,面对阔别十数年之久的家乡,诗里竟读不出那种激荡的波澜,平淡如斯,与王绩绝然不同。
同样是见到老乡,同样是寻问故里,王绩在他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里就很实诚,诗人一股脑儿从人到物到花花草草问了个遍,有多少记忆就写多少,那种喷薄的思念之情你可以明显感受到。是阔别已久的样子。
有人嫌王绩啰嗦,不会取材,恰恰如此,诗人才保留了那种原生态东西,故乡的画面汹涌于眼前,一个个闪现,万分激动之下,诗人内心澎湃,嘴上语无伦次,多接地气的画面啊。现场直播一样。而王维更多反映平静之后的理性。
应该说这两首诗各有千秋,俱是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书写故乡之情的两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