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崇明因水而生、缘水而兴,治水历来是兴业大计。今年以来崇明区东平镇紧紧围绕“强基固本补短板,提质增效促发展”的“十四五”水务工作思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按照“以人为本、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治理、改革创新、共建共享”原则,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目标,以全面推深做实河长制为抓手,聚力做好水文章,着力打造“河湖安澜、水清岸绿、水镇共融、人水和谐”的善水之镇。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东平镇水务所继续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辖区内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河湖生命健康达到较好状态。重点整治“一枝黄花”和福寿螺;积极配合做好提升水质、防汛防台及“新东平人驿站”建设工作。东平镇水务所推进综合治水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区域向流域延伸,从除“劣水”向增“好水”拓展,持续打好治水“组合拳”。
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强化河长履职尽责
东平镇水务所作为镇河长办成员单位,自河长办成立以来一直负责河长办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镇水务所,结合东平镇河道的实际情况,围绕“治差水、保好水”工作目标,实行镇企联动,全面推行“双河长制”,落实“周暗访、月通报、季约谈、年考核”,构建“上级交办、河长热线、暗访检查、第三方巡查”四位一体问题处理机制,强化白黄红“三色”督办单和定期通报的跟踪落实机制,严格问题整改销项的闭环机制,充分发挥双河长制作用,加强与光明集团崇明农场公司、镇农办、规保办、事业办等河长制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确保形成治水工作强大合力,进一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效”转变。今同时,着力强化河道长效管理基础性养护考核,量化提升养护标准,确保每条河道有人管、管得好。此外,东平镇水务所也策划了一些列宣传活动,完善了“民间河长”工作制度,选举“新东平人护河驿站”河长,做实做强治水“神经末梢”,着力打造全民治水“升级版”,强化河长履职尽责。
以水质提升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近年来东平镇不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建立了“一河一策”,先后投入资金2亿元对镇级骨干河道进行生态河道治理,通过项目化开展不断增加水面积,改善河道过水断面、提升防汛能力,利用不同生态护岸水土保持、增加陆域绿化面积、改善周边人居环境。针对河道可能存在的水质不达标、河道垃圾、拦网及一枝黄花、福寿螺问题,东平镇水务所一方面督促河长、光明集团及时摸排存在问题,处理问题,认真沟通协调,形成工作闭环,抓好河长制责任落实,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另一方面把长江养殖场周边的幸福河作为问题河道定点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区域水质氨氮、总磷、高锰酸钾等指标稳定达标。
以考核为抓手,不断推进河道养护成效
水务所对养护单位加强考核和业务指导,所里同志按区域包干到人,对发现问题安装工作流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确认问题,安排养护人员及时处理,对不能及时处理的通过督办单形式限时完成,形成闭环的工作模式。
东平镇河长办对河道养护单位实行月考核、季监督、人大暗访、年终各河长办成员单位综合奖惩机制,要求养护单位建立规范化项目部等,按要求每4公里配置一名养护员,特殊段每3公里配置一名养护员,而且每月召开工作列会、要求养护单位每月上报简讯等机制,通过三轮的市场化养护模式,东平镇的水环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水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血脉和根基,水环境治理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东平镇水务所全体干部职工本着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的精神在“十四五”期间将不断谋划如何治理水环境、如何提升水质、如何更好地建成河畅、水清、岸绿的东平镇幸福河湖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