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施恒自导自演的莫扎特歌剧《魔笛》8月份将在大宁剧院连演两场。
有位剧评人曾经这样描述施恒版的《魔笛》,“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喜欢上歌剧艺术,那么一定不要错过机会,全家一起品尝施恒带来的古典歌剧甜点……”为了让普通老百姓更加亲近莫扎特在两百多年前创作的歌剧,施恒大胆对经典进行了改编,整部歌剧采用中文对白,德语演唱,结合中文字幕,让更多的小朋友可以轻松Get到所有的笑点,享受德语和音乐结合下原汁原味的歌剧风格。
《魔笛》(Die Zauberfl?te)是德奥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最杰出的歌剧作品之一,共有两幕。故事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歌剧《魔笛》是在1789年至1791年期间创作的。当时,欧洲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仍在持续,同时许多国家也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莫扎特开始了他最后一部歌剧的创作。
该作品采用歌唱剧的形式,包括歌唱和口语对话,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喜剧的灵活。这部作品于1791年9月30日,即莫扎特去世前两个月,在位于维也纳的席卡内德的剧院首演。
《魔笛》的音乐被认为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他的独特风格和技巧。莫扎特在魔笛中采用了多种乐器和声部,包括管弦乐器、合唱和独唱等。他巧妙地将不同的乐器和声部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丰富的音乐效果。在剧中,莫扎特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咏叹调,最著名的有“夜后咏叹调”、“多么美丽的画像”、“我是快乐的捕鸟人”、“侍女三重唱”、“在神圣的殿堂上”、“帕帕吉诺与帕帕吉娜的二重唱”等,既具有艺术价值,又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紧张和激动。此外,莫扎特在魔笛中还创作了一些简单而又易于记忆的旋律,成为了魔笛的标志性元素,深受观众的喜爱。
《魔笛》探讨了信仰和自由这些永恒的主题,引导着人们反思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自由的意义,对后来的音乐创作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有史以来上演最著名的歌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