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不能丢掉城市文化
“我们的城市长得越来越像。街道千篇一律,大片住宅楼一模一样,没有编号甚至都找不到家。”大屏幕上两张俯拍照中,居民区整齐划一的楼房与证券交易所密密麻麻的座椅竟出奇相似,令在座上百名听众尽皆哑然。昨天下午,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南浦大桥的设计者,年届七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上海科协大讲坛,上了一堂“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公开课”。
郑时龄指出,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近30年是中国建筑创作最繁荣的时代,但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伴随着种种问题的日益凸显。“太多人只关注城市化,却忽略了城市文化!”如何让建筑体现城市的独特文化,展现城市个性,是郑时龄留给课堂内外听众的“思考题”。
建筑无法照搬
“建筑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同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想缠结。”郑时龄谈到,近来的建筑中冒出了不少“无本之木”,完全照搬其他城市,脱离了自身的文化土壤。
曾经喜欢去小城市走走看看的郑时龄,如今却兴味索然,因为所有城市都长了一张“大都市”的面孔。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各地民俗建筑的大片消失,和摩天高楼的“遍地开花”。甚至某小城官员放出“豪言”,在两个月内造一栋“迪拜大楼”。然而,许多小城市并无相应的人口、资源容量,硬要在空旷的郊区立一栋百米大楼,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打破了城市的固有气质,“千幢一律,千城一貌,跟自己原来的文脉相互割裂。”
而另一个突出的“照搬”现象,是许多仿欧式建筑的涌现,“山寨版”美国国会山、法国卢浮宫接二连三地竣工。“有开发商说自己完全是按照香榭丽舍大街来造的,怎么出来效果不像呢?周围环境不一样,当然不像了!”郑时龄笑着调侃说,“照搬别人,这是缺乏文化底气的表现。”频频改头换面的城市,也许应该从“像哪里”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把准当地的“文脉”、找准居民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整理 /文汇报见习记者 钱好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