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人才竟然干这行!”这是一个自媒体热衷炒作、网友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这一次的主人公是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郝治伟,他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如今回到家乡宿州当一名基层公务员。对于他的选择,不少网友表达了遗憾之情,并感慨“科研的尽头是公务员”。
这是一句明显带有偏见的表述,言下之意是将公务员定性为一份保温杯里泡枸杞、25岁混退休的闲职。事实上,基层岗位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远超刻板印象。每年的国考盛况足以证明公务员岗位门槛之高、竞争之激烈,而郝治伟所负责的“经开区化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管理工作”更对人才的专业背景提出相当高的对口要求。正如他本人所说,“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会在工作中更好地帮助我。”
郝治伟将科研履历和治学精神带到公务员岗位,于个人而言是发挥所长,于社会而言是拉动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治理的专业水平。我们常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像郝治伟这样的专业人士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不正是群众一直以来的企盼吗?
诚然,以上种种都是理想情况。郝治伟能否胜任新岗位,能否以公务员的身份推动所在行业的创新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也许如部分网友所言,他的转型未必成功,科研阵地反倒损失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大可不必升华出莫名的代入感,替他感到可惜。因为作为旁观者,对郝治伟个人选择的评价是欠缺客观依据和主观共情的,对他人生道路的预判也是不负责任的。尊重选择并祝福前程,才是我们基本的态度。
其实,相比争论个人选择是否“正确”,我们更应该强调对个人选择的包容而非限制。郝治伟在取得学术成绩的同时离开学术圈,他并没有退回舒适圈,而是接受了全新的挑战。同样的,如果将来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公务员岗位,他仍然有机会回归科研或另谋出路。27岁的郝治伟还太年轻,他有足够的条件为自己谋划“下一站”,也有充分的时间去经历、去试错、去校正。对此,我们不应苛求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守终身,也不必臆测公务员就是职场的“尽头”。相反,我们欢迎他“出来看看”“出去走走”,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与其计算郝治伟的离开对学术圈产生的损失,不如重视学术环境的养成。科研事业固然需要郝治伟这样的个别人才,但更需要一支人才辈出、成果涌现的队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硕士、博士,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保障学术人才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空间,又何必因为个人选择而对科研的整体前景犯愁?
说到底,郝治伟需要“松绑”,他不应也不必背负过高的社会期望而奔赴前程。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