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是品味巴渝文化最好的窗口。当历史的风雨洗尽铅华,昔日的繁华渐行渐远,唯有古镇里的建筑风貌和生活方式,依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集中延续与传承。在巴渝大地上散落的一座座古镇,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历史博物馆,许多已经“沉睡”在我们记忆深处的生活场景,都会在这里“原味重现”。位于武陵山区腹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龙潭古镇,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街道和建筑基本保留原样,没有过度开发的商业痕迹,古镇上的原住居民淳朴好客,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过着悠闲快活的日子,原生态的生活气息仿佛遗世独立。
走进龙潭古镇,犹如走进“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这里,颇具规模的土家吊脚楼翘角飞檐、形态美观,街上店铺林立,巷道相互连通,大户人家曾经居住的“四合天井”大院保存完好、古朴幽静,石板古街和青瓦灰砖浑然一体。这里,很容易感受到历史在岁月中的沉积。
巴蜀一带的镇子都因河而繁荣,湄舒河从古镇旁流过,默默地滋润着这片土地,历史上龙潭镇也因水而兴、商贸发达,曾是川渝黔重要的商业重镇。行者旅人、贩夫走卒,盐巴布匹、茶叶生漆,在这里融合交集,当地流行着“钱龚滩、货龙潭”的俗语。
龙潭古镇老街上的青石板路,早已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锃亮。雨过天晴,镇上的小姑娘提着鞋,光着脚丫踩在石板路上欢快地行走。多年以后,这或许会成为她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品味龙潭古镇,仿佛翻开一本“老黄历”,每一页上,叙述着过去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在阳光照进来的方寸地上翻晒辣椒,不一会儿屋子里都是干辣椒的香味,生活就是这样有条不紊,简单而充实。
在这样一个古镇上,一定有一家古旧的理发店,剃头的师傅和来理发的客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从剃头到刮脸一气呵成,还是小时候记忆中的样子。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逐渐消失的老手艺,不少都能在古镇里守望传承。
摆摊的老人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沿街的门店卖的都是自产自销的“土货”,古镇上做生意这回事,就是简单地打开门而已。人们在家门口做着生意,没客人就与街坊聊聊天,安安静静地与时间比着性子。
千百年来,由竹篾编成的簸箕、箩筐、凉席、竹篮等竹制器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器逐渐被其他制品取代,但在古镇的日常生活中,这门“指尖上的手艺”依然没有失传,传统匠人一刀一刀从竹子上剥出竹篾,再将岁月编进竹器里。新华网发
最懂这座古镇的人,还得数古镇上花白了头发的老人。如果你遇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烟斗,坐在门边的竹椅上打量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你不妨向他打听古镇的历史故事,吞云吐雾间,多少悠悠往事、风云际会他都会向你娓娓道来。
屋檐下坐堂的老中医正在为病人“望闻问切”,在那张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桌子上,他不知道已经为镇上的居民开过多少张方子。漫步古镇,你会发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心无旁骛地经营着自己的营生,就像钟表里的机械一样各司其职。
古镇上最有人气的地方就是这里的茶馆,搬几把竹椅,铺几张茶桌,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茶打牌,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的巴渝古镇风俗画面。千年古镇的原住民就是这样把日子过得绵长和悠然。
幽幽古巷褪去了往日的繁华,曾经商贾云集的地方,如今老人们踱着步子结伴而行。也许,平平淡淡的生活最容易白头偕老。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在古镇的巷弄里,有着中国人难以割舍的乡愁。
除了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历史上的龙潭古镇同样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这里是革命先驱赵世炎同志的故居,这里也是瞿秋白夫人王剑虹的故居。著名作家沈从文和丁玲都曾在龙潭居住,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离别龙潭时留下了“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的七绝,为古老的小镇添上了浓浓的文化风韵。
古镇上的青石板路,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文脉绵延,乡愁更浓,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只有最普通的生活,却能感受到历久弥坚的生命力,散发着“诗和远方”的魅力。
编辑:陈晨
责任编辑:王蔚
来源:新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