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列入保护范围的优秀历史建筑有5批1058幢,但其中七成以上仍有居民居住使用,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当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中绕不过的现实问题。高密度、高频率的使用,很容易对优秀历史建筑造成损害甚至破坏,如何在改善老城厢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妥善保护好历史建筑的结构和风貌,是社会各方关注的话题。
徐汇区近年来对衡复风貌保护区700余幢优秀历史建筑,通过广泛动员和安民告示,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正负面清单,为优秀历史建筑加上双重“保护锁”,这一颇具创意的做法值得借鉴推广。笔者由此建议——
一、过去由于法规不完善、缺乏资金等原因,不少优秀历史建筑,即便被列入保护范围,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种现状应当运用正负面清单的形式,通过市民自治和社会监督,加上法律法规约束,得到有效保护,把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纳入法律化管理和市民自治的双重保护之下。
二、对已经居住在优秀历史建筑中的居民,应该运用正反面清单形式,让入住者明确居住其中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可以更好的把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落实到位,如使用人要维修历史建筑需找哪个部门,要转让出租,承租人应该履行哪些义务等等。
三、在入住者自律的基础上,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日常的严格监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形成正负面清单和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并举之策,确保市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落到实处。
四、借鉴徐汇区为优秀历史建筑加双重“保护锁”的做法,将“正负面清单”全部制成牌子,悬挂在优秀历史建筑外,标明电话、注意事项,让居民和行人一目了然,加上 “网格化”的每天巡查,周末汇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让优秀历史建筑多一重市民自主保护的责任和意识。
责任编辑:王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