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周祖遂日前投书本报提出,上海的一些地铁站缺乏无障碍设施,公交车上下车的踏板离地太高,成为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隐患,希望管理部门给予重视。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上海则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据统计,去年上海60岁以上常住人口539.12万,比上一年增加37.6万,占户籍人口33.2%,即3个户籍人口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因此,关爱老人是全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重视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大多数老人都依赖公交、地铁出行,而公交车上下车的踏脚板离地过高,成为老年人的安全隐患。笔者就曾目睹一位高龄老人因踏板偏高而崴脚的事情。这些年公交车辆经过了多次更新,但踏板偏高的隐患始终未得到重视和整改。
此外,上海一些地铁站缺乏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如一号线马戏城站3号口,没有下行自动扶梯,也无出入站口直升电梯,进入站厅下至站台,依然没有下行自动扶梯,对腿脚不便、手上提东西或者坐轮椅的老人来说非常不便。
再如一号线徐家汇站,站内直升梯设置在站台尽头玻璃隔离门内的办公区,一般乘客并不知情,换乘9号线需通过站内电话,求助工作人员领进办公区内的电梯,出电梯时还由工作人员送出。
近年新建的9号线延伸段蓝天路站,也没有出入口直升电梯,相当于四层楼高的楼梯同样不设自动下行扶梯,老年人只能望梯兴叹。
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上海这座老年化城市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生活和出行的需求,将老龄社会的服务工作做细做实,为此建议:
一、交通管理部门对老年人安全出行存在隐患的车辆进行排查,积极整改;对新增公交车辆规定必须采用低踏板的设置(国外早已普及),以保障老人安全方便出行。
二、申通公司要对老人出行不方便的设施进行整改,如增加下行阶梯的行李坡道,减轻提行李老人行走困难;尽可能开通出入口直升电梯,将由工作人员掌控的电梯开放给乘客自己开门。在这方面,宁波等外地地铁公司的操作经验可以借鉴,不妨去取取经,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在建或拟建的地铁车站,一定要把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的设施设置落实到位。
作者:周祖遂
责任编辑:王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