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如何诞生、发展?它对于上海城市精神、城市气质的塑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未来该如何推动海派文化的发展、擦亮城市金字招牌?书画大家谢稚柳、陈佩秋之子谢定伟、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海派作家沈嘉禄、历史学家葛剑雄于2018年4月14日相约徐汇区汇展示厅,从美食、书画、交响乐和地理角度来全面剖析海派文化。
海纳百川成就海派文化
沈嘉禄和谢定伟分别从上海的美食和书画来的角度解析海派文化,不同的出发点,却殊途同归,“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成为共性。
身为扎根上海城市文化的“小绍兴”,涉猎上海城市史、上海市民社会生活史、美食文化等领域的《新民周刊》主笔沈嘉禄认为上海经历太平洋运动、清朝覆灭、抗战三次移民大潮,移民迁徙对于上海美食影响深远。“安徽菜油水、盐水重、使用野味的做法影响力本帮菜;在民国之后便进入上海的江苏菜系,让本帮菜做得更加精细;小刀会起义的主要力量是集中在虹口区的广东人,杏花楼、新雅饭店……粤菜中的元素也逐渐融入;川菜在进入上海之后改良成了海派川菜……深受上海人喜爱的罗宋汤由俄罗斯的红菜汤发展而来”。
美食如此,书画亦然。谢定伟以海派画家中的翘楚吴昌硕、任伯年为例来阐释海派文化,“吴昌硕来自湖州,任伯年受到西方影响。这两位画家,当时的舆论就把他们形容为海派,其实海派两个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谢定伟看来,海派的绘画原先是特指这两位画家和他们的流派。到后来,海派的概念才逐渐引申,“要把上海变成一个大上海,要海纳百川,慢慢的我们就用海派这个概念把它引申到所有的跟上海有关的文化”。
海派文化得益于城市的优势
葛剑雄认为上海在发展海派文化方面颇具优势。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海派文化受外来融入文化影响。上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外来人员的吸引力,“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民用电力的,我记得卢湾发电厂早在1982年举办民用电100周年。同时,上海的公共场所很早就有电风扇,上海还是全国第一个装空调的城市”。
诞生在上海的交响乐团无疑是海派文化中绚丽的一朵。上海是一座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交响乐的演出的城市,明年即将迎来140周年的上海交响乐团奠定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艺术史的发展。周平回忆,上海交响乐团曾经做了一次全球的招聘,想邀请世界著名乐团里担任重要职务的华人演奏家,回到上海来做首席,竟发现很多乐手都跟上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年轻一代,他们的老师是上海培养出来,或者来自上海,亦或者他们的老师的老师跟上海有关系。上海培养音乐人才,跟上海交响乐团发展,当地的音乐教育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海派文化未来何去何从
葛剑雄表示,欲发展海派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传”和“承”,“传”表示“所有东西作为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或者我们先人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倒把它保存下来,不要让它丢了”。所谓承,即选择,选择其中的精华,传承一种精神,一种观念。
谢定伟认为,未来的海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该出台文化施以分门别类的推动、引领和支持的政策,文化和商业方面也应该有更多的合作,未来才会呈现出真正所期待的文化大繁荣。
周平认为,在海派文化在传承上,一方面是社会的需求,观众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化本身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和推广这个问题,在承的这个方面,就必须要去有很多开拓创新融入进去。沈嘉禄认为,如何来利用或者动员社会力量来进行文化的传播是值得思考的。
文:汪荔诚
图:徐汇区供图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