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将伟大精神引入课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展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宝贵品格、精神风貌等,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社会资源。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能够使学生在传承红色文化中汲取其内在精神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是上海的鲜明底色。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党中央领导机关早期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党领导和团结上海群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解放战争期间,上海是反对美蒋的第二条战线的主要战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上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城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上海见证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谋求人民幸福的艰辛与辉煌。上海红色文化蕴含和承载着历史主动精神,展现了党遵循历史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力求主动作为、发扬斗争精神的品质。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团结带领上海人民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勇毅前行,在顺境中笃行不怠、锐意进取。上海积淀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新时代,在 “大思政课”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上海红色文化,以革命信仰教育学生、革命事迹感染学生、革命成就激励学生,能够使学生在传承上海红色文化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在回溯党的初心使命、奋斗历程中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历史使命,以敢为人先的担当意识、积极主动的心态风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上海红色文化精准融入思政小课堂,强化对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认同。一是融入思政课。深入研究上海红色文化,准确把握它的时代价值和育人精髓,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生动素材。科学提炼上海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注重解读它所承载的历史主动精神,使学生深刻感悟历史主动精神的力量。二是开设选修课。系统梳理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选取具有代表性、影响力较大的革命旧址、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等,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选修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上海红色文化,更为深刻地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等。三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使教学兼具内容的严肃性与表达的通俗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激励学生自觉传承上海红色文化,促使学生对历史主动精神从理论认知升华为理论认同。
上海红色文化精心融入社会大课堂,提升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情感认同。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如社会协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反馈评估机制等。二是以“上海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研究上海红色文化,体认历史主动精神。三是依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党的重要机构和活动旧址,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的发生地等作为有形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实物见证,实践教学在这些革命旧址开展则更为直观生动、立体丰富、感染力强。学校应主动对接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效合作共建机制,开发实践教学专题。学生通过亲临革命旧址、瞻仰革命遗物、聆听革命事迹等能够触发内心真情实感,从而真正让上海红色文化走进学生心中,提升学生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情感认同。
上海红色文化精细融入日常思政教育,深化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认同。一是在学生日常管理中,适当选取上海红色文化素材融入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使学生时刻感受上海红色文化熏陶和精神力量。二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上海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讲座报告会、红色经典诵读、文艺表演等。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组织专题教育活动,邀请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等讲述感人事迹,邀请上海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讲解员、志愿者宣讲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挺膺担当。三是在学校宣传工作中,打造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在发挥好校报校刊、校园广播作用的同时,利用新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文、动漫、短视频等形式宣传上海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在易班、校园网设置上海红色文化栏目、线上红色教育基地链接等,在校园微信公众号推送革命旧址讲解、革命事件回溯、革命人物介绍等。营造良好氛围,以上海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主动精神激励学生成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主动精神内化为自身价值观。
作者:姜洁晶(上海杉达学院副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